原创 | 质量管理的最基础工具——5S管理中的管理哲学( 四 )
文章图片
素养
为了保证管理水平不下滑 , 有标准还不够 , 还要有执行的人 。 没有人的素养的提高 , 前面做得再好也没有办法保证效果 。 有人说管理就是制定标准、让人按照标准来做、并不断修改标准的过程 。 标准能不能得到有效实施 , 最终还要靠不断地提高人的素质来达成 。 所以 , 5S管理最后一个环节也落在了人的素质提高上面 。
素养的主要目的 , 是要让员工形成良好的按照作业标准要求进行作业的习惯 。 凡是已经制订了标准的 , 所有员工一定要按照标准来执行 。 5S是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 , 来不断提高员工的素养(见图8) 。 很多公司采取了强化员工意识的方法 , 如每天的晨会 , 班前班后会等 , 归根到底也是要不断的提高员工的素养 。
文章图片
【原创 | 质量管理的最基础工具——5S管理中的管理哲学】素养的管理哲学
不管是什么样的管理方法 , 最终都是要人来执行的 。 所以 , 不断推进员工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 衡量员工素质的重要条件之一 , 就是员工是否不折不扣地理解和执行公司已经制定的相关标准 。
在此 , 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就是 , 5S管理的本质 , 并不是对于物和环境进行的管理 , 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可实施、可控制的操作 , 来对人的素质进行管理 。 人的素质将决定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
5S在管理方法上的突破
在5S管理方法之前 , 企业对于要求员工要遵守规则 , 或者遵守标准的要求 。 需要不断做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来实现 , 但企业管理者却很难衡量 , 到底员工心里是否能够真正理解和遵守相关标准 。 而且 , 这其中最大的问题是 , 企业不会每天都能够召集员工讨论 , 企业也很难衡量员工心里是否真正理解和接受 , 企业对员工的思想动态也没有办法进行有效控制 。
5S管理的伟大之处在于 , 它针对员工能否按照标准进行工作 , 制定了一个可操作的、可衡量的标准 , 摆脱了不断要求员工提高思想意识、认真工作等难以有效落地和操作的方法 , 实现了员工的管理可控 。 可以说 , 5S管理是现场管理和质量管理的最基础、应用最广泛的管理工具 , 发挥着构建质量管理大厦的基础作用 。
关于作者|赵海峰:北京爱伦凯尊管理咨询公司高级合伙人、西安交大客座研究员
文章来源|本文刊登于《清华管理评论》2018年11月刊
责任编辑|罗茜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人性潜规则:你的价值,决定着你在别人心里的位置
- 梦里的人,不会因为梦的荒诞,从而察觉是梦
- 人生的意义,就是接纳生活的所有,在生活中改变自己
- 厉害的人,都在培养自己这几种能力,希望你也有
- 女人,永远不要羡慕别人的生活
- 中国最有名的3座名山,你都去打卡了吗?有生之年建议都去一趟
- 这本去年感动到我的治愈绘本姊妹篇,讲我们都离不开的亲密关系
- 马斯克给年轻人的忠告:这3个,孩子越早知道越好
- 疫情肆虐,80后负债累累的你,还有勇气回家吗?
- 充满遗憾的人生,你最大的遗憾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