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日常如何安全、合法的刷酸( 三 )


  • 对水杨酸的要求:

原料|日常如何安全、合法的刷酸
文章图片
当水杨酸在配方中不是作为防腐剂使用时 ,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强制规定驻留类产品和淋洗类护肤产品中 , 水杨酸最高含量为2% , 淋洗类发用产品中 , 水杨酸最高添加量为3% 。 除香波外 , 不得将其添加于三岁以下儿童使用的产品中 , 且必须在标签上注明水杨酸使用目的以及“含水杨酸:三岁以下儿童勿用”字样 。
当水杨酸作为防腐剂使用时 , 最大添加量仅为0.5% 。
友情提醒 , 含α-羟基酸任何一种 , 任何含量 , 按药监规定 , 只要pH值低于3.5 , 就有违背现行法规之嫌 。 特别是添加葡萄糖内酯之类水解动态平衡的产品 , 这类产品pH会漂移 , 非常难以控制其pH范围 , 需要有成熟的缓冲体系及长期稳定性观察 。
如何选择含酸类化妆品
必须谨记化妆品不是药!
且当前世界也没有“一夜回春”的神药!
我们不建议敏感性肌肤使用含酸类护肤品、
1、关注浓度
若为日常养护型产品 , 建议选择α-羟基酸的含量在6%以下 , 以及水杨酸的含量在2%以下 , 且PH高于3.5的化妆品 。 盲目追求高浓度伴随的就是刺激、过敏、肌肤受损的几率增高 。
2、关注pH
pH越小 , 酸类成分功效越强 , 但带来的刺激性也越大 。 若是只单纯看酸类成分的浓度 , 抛开产品pH值来评估产品功效 , 也是不合理的 。 选择含酸类产品时 , 应结合自身皮肤状况和耐受力 , 选择pH在3.5~4.5范围内的产品 。 pH过高的产品 , 就不存在刷酸所希望带来的益处和功效了 。
刷酸频度也不宜过高 , 推荐一周使用刷酸类产品1-2次 。
3、关注品牌
相对于小品牌 , 大品牌研发实力相对更强 , 能根据产品定位科学设计配方 , 其完备的安全及功效验证体系 , 通常都会进行消费者(人体)试用 , 确保产品上市后 , 出现刺激的几率大幅降低 , 普通消费者用着更放心 。
含酸类化妆品使用须知
使用后皮肤微微刺痛发痒 , 刷酸产品普遍存在 , 这是正常的皮肤反应 。 出现较严重反应的消费者就必须停用一段时间 , 等皮肤恢复后再尝试 。 推荐敏感型消费者 , 在刷酸前涂滋润度高的舒缓面霜 , 或者直接选择滋润度高的刷酸化妆品 , 可以缓冲刺激 。
轻微的局部脱皮 , 这也是正常的 , 期间做好滋润保湿 , 如果脱皮较为严重 , 建议停一段时间 , 等皮肤恢复后再次尝试 。 刷酸产品使用后肌肤短期爆痘 , 也属于正常 , 这是皮肤被刺激后的反应 , 如果爆痘情况持续严重 , 则说明肌肤不耐受 , 需要选择其他类型的祛痘产品 。
刷酸产品使用同期 , 避免使用猛药型化妆品 。 建议使用具有温和舒缓保湿功效的化妆品 , 或神经酰胺含量较高的产品可帮助皮肤重建屏障 。 具有温和美白功效的产品可以使用 , 但避免使用高含量美白剂的产品 , 以避免刺激 。 刷酸后新生肌肤娇嫩 , 尽量避免在夏天阳光强烈的日子里刷酸 , 春天皮肤容易过敏 , 因此刷酸尽量选择在秋冬季 。
毋庸置疑 , 酸本身是一类优异的护肤成分 , 市面上确实不乏能真正解决肌肤问题的含酸类化妆品 , 但消费者不能盲目 , 还是需理性、慎重 , 且个体地选择和使用满足法规的良心产品 。 也希望广大同行能够秉持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 , 开发真正安全、有效的含酸类化妆品!
记住 , 日常刷酸每周二次酸/有效刷酸依靠品牌口碑/合法刷酸产品pH不能小于3.5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