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选择|8分钟读懂《另一种选择》:人生下半场,拼的是“复原力”( 二 )


心理学发展到今天,已有数百项研究表明,只要我们不陷入“3P”模式的陷阱,不认为“都是我的错,一切都糟糕透了,而且会一直糟糕下去,直到永远”,我们就可以直面逆境,更快地复原 。所以,直面逆境,我们首当其冲要做的,是摆脱“3P”模式陷阱 。
另一种选择|8分钟读懂《另一种选择》:人生下半场,拼的是“复原力”
文章图片
具体来说,我们要在第一时间停止自责,不要把自己责备得一无是处,把自己打击得那么狠 。作者谢丽尔在丈夫去世后的几个月里,不但为丈夫的去世找各种理由来责备自己,还为因丈夫的去世而给其他人带来的不便而自责,亚当提醒道,自责会阻碍复原,她才如梦惊醒 。
回到工作岗位对摆脱绝望也很有帮助 。工作会给人一种做回自己、重新掌控人生的感觉,同事们的善意也会让人觉得,消极事件并没有影响到方方面面,生活没有那么糟糕 。我们还需要舍弃“总是”“从不”等代表了持久性的字眼 。在我们受苦的时候,会倾向于将苦难无限地投射、放大至无边无际 。谢丽尔当时就放大了痛苦,伤心欲绝地写下“我再也不会开心了” 。
但仅仅是在听了一个笑话后,她就被逗笑了 。最重要的是,我们应当在内心深处接受“当悲伤到来时,我无法掌控”这一事实 。不要试图控制悲伤,而是要倾听悲伤,靠近悲伤,让悲伤自行其是 。当我们放弃与坏情绪抗争时,它们会溜走得更快 。
另一种选择|8分钟读懂《另一种选择》:人生下半场,拼的是“复原力”
文章图片
面对逆境,一个人单枪匹马的力量肯定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对所经历的困境向他人敞开心扉,获得情感上的支援 。美国最大的慈善组织之一“慈善之友”,就鼓励失去孩子的家庭经常公开讲述自己的经历 。在一项实验中,受试者中有1/4的女性和2/3的男性宁可选择接受电击,也不愿独自待上15分钟 。
然而,谈论痛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中国和日本,理想的感情状态是冷静和克制;在美国,人们习惯激动及表达热情 。心理学家则用“缄默效应”定义人们避免谈论坏消息的情形 。
例如:医生会在告知患者罹患癌症时踌躇不已,而管理者总是拖到最后一刻才通知下属被解雇的消息 。尽管谈论痛苦有重重的困难,但是有力的证据表明,坦诚地交流悲剧事件,有助于提升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以及生理健康水平,所以,我们需要向前一步,敞开心扉 。那么,我们应该向谁敞开心扉呢?
作者谢丽尔指出,正在经历悲痛的人最佳的倾诉对象,往往不是自己最亲密的朋友或者亲人,而是和自己经历过相同困境的人 。有调查表明,退伍军人、性侵受害者、以及失去子女的父母,往往会从和自己有相同经历的人那里得到最多的支持和帮助 。
另一种选择|8分钟读懂《另一种选择》:人生下半场,拼的是“复原力”
文章图片
02 我们如何培养复原力?
最好的方式是表示理解,你可以说:我了解你的痛苦,我就在你的身边 。
仅仅是语言的沟通交流还不够,亲人或朋友还要在行动上给予正在经受磨难的人以支持 。在关于压力的经典实验里,受试者会按要求做一些需要专注的智力游戏 。在游戏进行的过程中,会时不时突然响起令人不悦的噪声 。此时,受试者开始流汗,血压飙升 。
但是,当研究者给其中一些受试者提供了一个可以关闭噪声的按钮时,在没有真的按下按钮的情况下,受试者却变得更平静了、愤怒程度也降低了 。按钮的存在,提高了他们承受压力的能力 。那当我们亲近的人面对不幸时,该如何给他们一个可以按下去的“按钮”呢?其实,简简单单地及时出现在需要帮助的朋友面前,对他来说就意义非凡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