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亲密关系:那些好的感情,一般都具备这个特征
文/学乃身之宝
托尔斯泰在他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曾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
其实,这句话对于婚姻或爱情,同样适用 。
也就是说,那些感情好的,或幸福的家庭,都有相似的特征——互相理解、彼此体谅,以及相互促进,等等,但其中最关键的一个特征,在我看来,就是从不试图去改变彼此 。
今天的文章,我们就来说说,为什么好的感情中没有改变伴侣这一特征 。
文章图片
1.期望,是通往地狱之路
知名亲密关系专家克里斯多福·孟在《亲密关系》一书中说:“通往地狱之路,是用期望铺成的 。”
很多人在走进婚恋后,会不由自主地试图改变对方,他们对伴侣有不同的期望:
期望对方能改变坏的生活习惯;期望对方能为自己而努力改变;期望对方能变得更加积极上进;期望对方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等等 。
甚至,这些期望会以“我都是为你好”作为理由,但事实上,这些期望很可能成为过高的期待,以致最后掉入幻灭的深渊 。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我们很容易把伴侣理想化 。
心理咨询师陈海贤老师说:“很多时候,人们不是选择了眼前的伴侣,而是选择了心里那个理想化的情人 。”
这个理想化的情人,是我们在头脑中根据自己的经验、需要、期待和欲望构建起来的,很难轻易放下,所以很多人执着于改变伴侣,让其达到自己心中理想化的要求 。
只是,这个理想化的伴侣,是个完美的伴侣,根本不存在,因为没有完美的人 。
而那些幸福的婚姻,双方清楚自己和对方都是不完美,愿意接受彼此的不完美,没有过高的期望 。
文章图片
2.企图改造伴侣,等于不爱对方
前面说了,当婚姻中的两个人,把伴侣理想化之后,就会心生期望,于是企图改变对方,而那就等于不爱对方 。
正如克里斯多福·孟说的:“因为期望会把接受和让人自由等充满爱意的感觉挡在门外 。”
意思是说,我们企图改造伴侣,就相当于否认现在的伴侣,觉得ta不够好,不值得被爱,而这样的感觉自然会破坏彼此的感情 。
就像电影《囧妈》里的徐伊万和妻子张璐,他们之所以离婚,就是因为徐伊万试图改造张璐,希望张璐符合他设定的妻子角色 。张璐曾抱怨家里的台灯根本不是她喜欢的款式,而徐伊万觉得那“应该”是她喜欢的,这种强加的爱,会让人窒息,因为它夺走了对方的自由 。
我们常说,爱一个人,就是爱ta本来的样子 。只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伴侣忘记了 。
而那些好的感情则不同 。
日本纪录片《人生果实》中的英子和修一,他们结婚60年几乎没有吵过架,两个人携手经历风雨,一直幸福着,他们没有让生活的琐碎打磨掉爱情该有的色彩,其秘诀就是“不勉强对方”,这是英子和修一在生活中达成的默契 。
英子说话直接,做事大大咧咧,经常丢三落四,但修一没有以“为你好”作为理由,试图去改变她,他说,“她就是这样的人,我娶她的时候就知道”,而英子也是如此,从不试图改变修一,修一不喜欢吃蔬菜,她觉得快乐比什么健康食谱都重要 。
他们的爱情,或许满足了人们对爱情的所有幻想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这本去年感动到我的治愈绘本姊妹篇,讲我们都离不开的亲密关系
- 致我们人生中,那些说散就散的人
- 和领导关系越好,越不要有不尊重领导的行为,会被领导反感
- 60岁之后,断掉这两种关系,日子才会更安稳
- 别强求 异性关系再好,如果你收到这4种暗示,就算了别强求
- 毛泽东一生中最罕见的那些老照片,最后几张看哭了……
- 异性|女人想和你发展一段关系的信号:3个“默许”
- 恋爱|亲密关系中,有着顶级吸引力的女人:主动
- |这一年,内蒙古这样走过|内蒙古温度
- 黄家驹 黄家驹死后,Beyond的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