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工作|《深度工作》:如何有效使用你的每一点脑力?( 二 )


纽波特教授认为,肤浅工作会占用我们大量的时间,而对于工作的价值贡献却极为有限 。因为它不仅会影响我们的专注力,还会影响深度思考的能力 。如果我们长期处在肤浅工作的状态,一旦需要集中注意力完成更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往往就很难做到 。
深度工作则是和肤浅工作完全相反的一种工作状态 。
深度工作是一种在没有任何的干扰之下,全身心投入工作的沉浸状态 。它能够提高深度思考能力,使个人认知能力达到极限,创造出更高价值的工作 。
说到这里,咱们再来说说“心流”这个词 。“心”是心脏的心,“流”是流动的流 。这个概念也是近两年才渐渐为大众所熟知的 。它是指人们全身心投入于一件事情的状态 。在心流发生时,人们心无旁骛、全神贯注,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在这个过程中,会获得很大的满足感 。
深度工作|《深度工作》:如何有效使用你的每一点脑力?
文章图片
我举几个例子,你就知道心流是怎么回事了 。比如我们在追剧,打游戏,看小说的时候,整个人完全投入,进入了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不吃饭,不喝水,能够持续两三个小时,这就是心流的感觉 。纽波特教授认为:深度工作正是一种非常适合产生心流状态的活动 。
微软首席执行官比尔·盖茨就拥有非常罕见的深度工作能力 。
盖茨13岁开始学习计算机编程设计,18岁考入了哈佛大学继续深造 。在1974年的冬天,比尔·盖茨还是哈佛的学生,他在一本杂志的封面上,看见了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的广告 。
他立马就意识到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来了,于是果断地退了学,在同学保罗·艾伦和蒙特·大卫杜夫的帮助下,仅仅用了8周的时间就为这台电脑设计了一整套编程语言,并成立了微软公司 。目前,微软公司在全球拥有5万多名员工,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软件公司,一直都是新技术变革的领导者 。
为电脑编程是一个难度极大的工作 。为了使计算机能够理解人的意图,人类需要将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用代码编制出来,让计算机根据指令一步步去完成任务 。
电脑编程不仅需要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要有非常好的数学功底,难度极大 。盖茨能够在仅仅几周的时间内完成难度这么大的工作,简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深度工作|《深度工作》:如何有效使用你的每一点脑力?
文章图片
原来,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盖茨非常专注 。他每天都把自己关在一间屋子里面,除了写代码根本不做别的事情 。在困到不行的时候,他就直接倒在键盘上睡上一两个小时,醒来后继续写 。就这样,仅仅用了8周的时间,比尔·盖茨就完成了编程 。
他这种全情投入的深度工作状态,一直到现在都还保留着 。对于企业领导人来说,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让自己和公司与时俱进 。如今的科技变化剧烈,公司很可能在一夜之间就落伍了 。为了保持领先,盖茨开始了他著名的“思考周期” 。
“思考周”的创意是他自己想出来的 。盖茨的日常事务非常繁忙,但每年他都会远离城嚣,找到一处僻静的湖边小屋,在里面呆上两周的时间,只阅读和批复文件,让自己静心思考,规划微软公司的未来 。很多对微软公司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的战略性决定都是在这个时候产生的 。
比如在1995年的一次思考中,盖茨就决定将公司的业务重心从软件转移到网络上 。最终,微软公司不仅成功抢占了浏览器市场70%的份额,还挤垮了当时份额占比最大的网景公司 。事实证明,这一次决定对微软公司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