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工作|《深度工作》:如何有效使用你的每一点脑力?( 三 )


心理学家卡尔·荣格也是一位深度工作的爱好者 。
他平时工作非常忙碌,经常会有很多人来拜访他,每天总是有大量的日常事务需要亲自处理,根本无法做到深入和缜密的思考 。
深度工作|《深度工作》:如何有效使用你的每一点脑力?
文章图片
为了职业生涯更好的发展,他在瑞士圣加仑一个叫做柏林根的小村庄,修建了一座简单的两层石头房子,开辟了一处私人办公室,他称之为“沉思室”,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来到这所小石屋呆上几天 。
在小石屋的时间里,荣格每天早上7点准时起床,吃完早餐就在这个私人办公室里面专心致志地写作,并创作出了一系列有见地的文章和著作 。
其中,《分析心理学的贡献》和《集体潜意识的原型》两本书至今对心理学研究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后来,卡尔·荣格成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这与他拥有深度工作的能力是密不可分的 。
深度工作|《深度工作》:如何有效使用你的每一点脑力?
文章图片
网络时代,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蜂拥而至 。新闻热点、公号文章、抖音视频…无时无刻不在抢占我们的注意力,很多人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这一类的事务上,而一旦需要集中注意力完成一个高难度的工作,就很难静下心来思考 。
在这个以网络为中心的肤浅信息时代,拥有深度工作的能力是一种匠人精神的回归 。我们要想在一个行业出类拔萃,就必须在这个领域深耕,摒弃那些琐碎的、肤浅的工作,把时间花在高价值的事情上 。
要想做到在这个时代无法被替代,主动培养深度工作的能力很关键 。
好了,上面为你讲述的就是第一个重点内容:掌握深度工作这项技能,就能轻松创造更高价值 。
深度工作|《深度工作》:如何有效使用你的每一点脑力?
文章图片
02 碎片化时代,我们的注意力越来越难以集中,究竟是什么扼杀了我们深度工作的能力?在卡尔·纽波特看来,影响我们注意力的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个是任务之间来回切换,第二个是习惯于最小阻力原则,第三个是错误的认知偏见 。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这三个原因 。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原因:任务之间的来回切换 。
书里有这样一个公式,高质量工作产出=时间*专注度,我来解释一下这个公式,工作时专注度达到最高,单位时间里的工作产出也将实现最大化 。简单来说就是在一定的工作时间内,如果你能够完全专注,全情投入,那么工作质量就非常高 。
相反,如果总是被一些事情打扰,或者总是在任务中来回切换的话,工作效率就会非常低 。一旦长时间在低价值的工作中来回切换,再回到重要工作中的时候,人们的注意力往往就很难重新集中了,这就是所谓“注意力残留”效应 。
注意力残留效应有两种情况,在我们的工作中几乎每天都存在 。
深度工作|《深度工作》:如何有效使用你的每一点脑力?
文章图片
有一种情况是,当你在完成了一项任务之后,马上就转移到第二项任务中时,你的注意力仍然会残留在第一个任务中,影响你第二个任务的表现 。举个例子,你刚刚逛了淘宝买了一件新衣服,然后开始准备写项目调研报告 。
可这时候,你的头脑中仍然会有刚才在淘宝买衣服的画面 。本来写调研报告这件事情就需要你消耗大量脑力,因为任务切换,你的脑力就消耗得更多了,你会感觉写调研报告更困难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