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生班级管理的书 魏书生班级管理细则量化表( 三 )


魏书生班级管理的书 魏书生班级管理细则量化表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四、轻物重心的幸福观
魏书生的成就是苦干加巧干干出来的,“巧”赖于“苦”,“巧”生于“苦” 。诚如吕叔湘先生所说,“他把学生看得比自己重要,自己可以忍受生活上的种种不便,种种困难”[4] 。是什么使魏书生能如此吃苦耐劳呢?是他高尚的幸福观 。他说:“我总感觉,幸福应该是精神上占的面比较大 。在教学期间,我也是这样教育学生的 。”他认为,“幸福不能规定一个物质的尺度”,“一个人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才能是幸福的 。”魏书生还将幸福与自身改造、特别是心灵的洗礼联系在一起,他认为人真正的幸福感来自战胜自身“某种狭隘的东西的感觉”,“人最强烈、最持久的幸福感就是征服自己惰性之后产生的幸福感” 。学习魏书生,如果不能接受其幸福观,多半会慕名乘兴而来,遇难扫兴而归的 。有人说魏书生教语文轻松,魏书生的学生学语文却需超常负重(这当然是片面的),我想,魏书生的学生正是接受了魏老师的幸福观才以苦为乐的 。
五、利在增能的负重观
这一点与第四点有些联系,单独立项旨在予以强调 。工作上拈轻怕重是一种自私,也是一种“本能” 。针对不少青年人总希望工作担子越轻越好,魏书生从独特的思维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我觉得不少青年人能力差,工作平平,原因恰在这个观念上,工作挑轻的,力气是省了,增长力气的机会也放过了 。”他坚信,“人的能力强是工作多逼出来的,铁肩膀是担子重压出来的”,推掉工作担子“自以为是占了便宜,实质是把机会、把能力推出去了” 。他认为“增长能力的有效途径便是: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因为如果工作量不足,剩余的时间没法消磨,便只好用闲思、忧伤、牢骚、闲话或打扑克、打麻将来打发,“一年又一年重复着自己低水平的工作 。”魏书生教龄不长却成绩斐然,有些人执教数十年几无可以称道的建树,负重观的不同是否也是原因之一呢?
魏书生班级管理的书 魏书生班级管理细则量化表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六、笑对人生的境遇观
人对自己的境遇有时是没有选择权的 。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从来都是一个令人难解愁眉的话题,失败感、怀才不遇感常常缠绕着教师们的那本就脆弱的神经 。魏书生倡导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他有一段话早已成为供料议论文的经典材料,大意是:生活像镜子,你对他笑,它也就对你笑;你对他哭,他就对你哭 。魏书生主张笑对人生,人在无法逃避环境时只能适应环境、利用环境,以便在适当的时机改造环境,而适应、利用和改造都需要有健康的情绪、平稳的心态和乐观的精神 。因此,他认为应多看前面,少看“身边”;多看有利,少看不利;多看自己的长处少想自己无法改变的弱点 。他主张淡化世俗功利,从宇宙意识的高度,“采取一点虚无主义的态度”来小视自己 。他建议用笑使人生的不幸减半,用多做实事和情感迁移来排解忧烦苦恼 。笑对人生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自我心理诊疗 。一个教育工作者,如果能真正接受笑对人生的境遇观,即使身处逆境,也能及时调整好个人与环境的关系,以乐观的心态、向上的精神投入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中去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