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心理学:害怕被抛弃的你,背后很可能有一个“消失的母亲”( 三 )
比如 , 他们可能感受到对妈妈的愤怒 , 这时就用开放的态度去接纳它 , 不要因此而感到内疚 , 等等 , 当情绪流动起来后 , 他们就很可能找回自己的真实情感 , 这样就可以与现实生活联结了 。
文章图片
再次 , 学会自己做自己的“妈妈” , 以疗愈母爱的缺失 。
当他们接受自己有一个小时候没有好好自己的妈妈后 , 并能接受自己的真实情感 , 就可以学会自己做自己的“妈妈” , 即学会自爱 。
《被忽视的孩子》一书中曾提出有关自爱的做法:
步骤一:将自己放在首位;步骤二:调节饮食;步骤三:锻炼身体;步骤四:休息和放松 。
其实 , 简单来说就是尊重自己的感觉、关注自己的感受、满足自己的需求等等 。
当他们学会爱自己后 , 就相信自己是足够好的 , 也是值得被爱的 , 这样他们不仅疗愈了母爱的缺失 , 还让自己在亲密关系中 , 不再那么小心翼翼、敏感多疑 , 这样他们才能够用真实的自己 , 构建真正的亲密关系 。
文章图片
写在最后:
如果被疗愈的是女生 , 她们在成为妈妈后 , 就会终止代价创伤传递下去;如果被疗愈的是男生 , 他们在成为爸爸后 , 也可以发挥好一个父亲的作用 。
事实上 , 养育孩子是父母共同的责任 。
虽然文章说的是“消失的妈妈” , 但这并不代表“消失的爸爸”对孩子没有影响 , 同样 , 父亲的缺席也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 只是孩子天然与妈妈亲近 , 妈妈对孩子的影响更早 , 而更早很可能更深 。
另外 , 谈论分离创伤 , 并不是要我们把自己的痛苦归咎于母亲 , 而是希望透过母亲看见自己 , 更好地理解自己内在的情绪情感 , 以及认知行为模式 。
因为只有了解了自己 , 我们才有可能改变自己。
文章图片
本文完
感谢您的阅读
【心理学|心理学:害怕被抛弃的你,背后很可能有一个“消失的母亲”】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想要被人爱,首先要做到这一点
- 和领导关系越好,越不要有不尊重领导的行为,会被领导反感
- 《今生有你》40多岁被离职的老赵:他的话,揭开职场人的隐痛
- 怕啥来啥,原来其中蕴含这样心理学道理
- 好好生活的人,不会被辜负:5种习惯让你越过越好
- 62岁的杨丽萍被骂:女人最大的失败是没儿女,网友们吵得更凶了…
- 本文转自:广东政法春节前夕本该是收拾行装回家团聚的日子脚步却突然被病毒羁绊春运路上人潮与...|防疫路上,这些瞬间让人泪目!有一种力量,无人能
- 唯一被印在外国钞票上的中国人,凭自己的力量,拯救一个国家
- 英国首次曝光圆明园被烧毁前的照片,引起巨大轰动!
- 7旬老人手绘人民币母版,我国9成假币出自他手!2014年被判刑入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