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心理学:害怕被抛弃的你,背后很可能有一个“消失的母亲”( 三 )


比如 , 他们可能感受到对妈妈的愤怒 , 这时就用开放的态度去接纳它 , 不要因此而感到内疚 , 等等 , 当情绪流动起来后 , 他们就很可能找回自己的真实情感 , 这样就可以与现实生活联结了 。
心理学|心理学:害怕被抛弃的你,背后很可能有一个“消失的母亲”
文章图片
再次 , 学会自己做自己的“妈妈” , 以疗愈母爱的缺失 。
当他们接受自己有一个小时候没有好好自己的妈妈后 , 并能接受自己的真实情感 , 就可以学会自己做自己的“妈妈” , 即学会自爱 。
《被忽视的孩子》一书中曾提出有关自爱的做法:
步骤一:将自己放在首位;步骤二:调节饮食;步骤三:锻炼身体;步骤四:休息和放松 。
其实 , 简单来说就是尊重自己的感觉、关注自己的感受、满足自己的需求等等 。
当他们学会爱自己后 , 就相信自己是足够好的 , 也是值得被爱的 , 这样他们不仅疗愈了母爱的缺失 , 还让自己在亲密关系中 , 不再那么小心翼翼、敏感多疑 , 这样他们才能够用真实的自己 , 构建真正的亲密关系 。
心理学|心理学:害怕被抛弃的你,背后很可能有一个“消失的母亲”
文章图片
写在最后:
如果被疗愈的是女生 , 她们在成为妈妈后 , 就会终止代价创伤传递下去;如果被疗愈的是男生 , 他们在成为爸爸后 , 也可以发挥好一个父亲的作用 。
事实上 , 养育孩子是父母共同的责任 。
虽然文章说的是“消失的妈妈” , 但这并不代表“消失的爸爸”对孩子没有影响 , 同样 , 父亲的缺席也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 只是孩子天然与妈妈亲近 , 妈妈对孩子的影响更早 , 而更早很可能更深 。
另外 , 谈论分离创伤 , 并不是要我们把自己的痛苦归咎于母亲 , 而是希望透过母亲看见自己 , 更好地理解自己内在的情绪情感 , 以及认知行为模式 。
因为只有了解了自己 , 我们才有可能改变自己。
心理学|心理学:害怕被抛弃的你,背后很可能有一个“消失的母亲”
文章图片
本文完
感谢您的阅读
【心理学|心理学:害怕被抛弃的你,背后很可能有一个“消失的母亲”】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