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奇妙的中医|出现4种“怪异”症状,说明糖尿病肾病来了!做好4件事或可预防( 二 )


其次 , 我们都知道一旦肾功能下降 , 我们肾脏无法很好的帮助排水、排钠 , 就会出现水肿 , 特别是双下肢的水肿 , 严重的还可以导致全身的浮肿 。 所以糖尿病患者如果无缘无故出现水肿 , 要警惕是糖尿病肾病 。
?此外有长期糖尿病史的患者 , 常常会伴随着多种病变 , 如糖尿病足 , 高血压 , 视网膜病变等 , 虽然有些症状并不那么的明显 , 但若是短期内视力下降的明显 , 看东西模糊了不少的时候 , 糖友们就该警惕 , 是不是肾脏功能已经严重损伤 , 病情已经达到了不可逆转的地步 。
不仅如此 , 有糖尿病肾病的人由于体内血细胞的生存环境较差 , 骨髓的造血能力下降 , 促红素生成减少 , 会使红细胞的寿命明显缩短 , 红细胞生成减少 , 会表现出轻贫血的现象 。
?三、糖尿病肾病治疗 , 有3道防线
在欧美国家 , 甚至日本 , 糖尿病肾病已经成为了终末期肾病的罪魁祸首 , 而我国也有这一趋势 , 足以见得 , 关注糖尿病肾病迫在眉睫 。
近年来 , 国内外学者针对糖尿病肾病的研究也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 , 糖尿病肾病的防治应强调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 一体化综合管理 。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要构筑起三道防线 , 牢牢降低肾病的进展风险 。
第一道防线:控制血糖 。 坚持自我血糖监测 , 积极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以内 , 减少血糖剧烈波动情况 。
第二道防线:积极的控制血糖和血脂 。 若已有糖尿病肾病 , 严格的控制血压和蛋白尿 , 遏制肾脏病进展 , 保护肾脏基本机能 。
第三道防线:饮食控制 。 日常饮食对于血糖的控制至关重要 , 饮食选对就相当于血糖控制好了一半 。 降低餐后血糖生成指数 , 保护残余肾功能 , 避免进入尿毒症期 。
?四、糖尿病的防治 , 离不开生活干预
肾脏主要负责我们人体代谢废物的滤除 , 是人体的“垃圾处理站” 。 而体内过高的血糖却在一直威胁着肾脏的健康 , 导致并发症的出现 , 因此在日常的饮食中 , 糖友们更应该摄入优质蛋白 , 合理饮食以减少肾的负担 。
1、控制饮食不是控制主食 , 油脂的摄入量也很重要
在很多人心中 , 得了糖尿病就得控制饮食 。 诚然 , 这个观念并没有错 , 但是控制饮食绝不仅仅是控制主食 。
糖尿病患者控制油脂也十分重要 , 过量摄入高油脂的食物 , 可能会加重肥胖 , 从而影响到胰岛素的分泌 , 从而加重糖尿病 。
此外 , 我们还要树立一个正确的观念 。 得了糖尿病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弃主食 , 而是根据自己的身体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的饮食 。 如主食可以选择像荞麦、糙米这样的粗粮 , 低GI , 还可以摄入维生素 , 促进代谢 , 也可以选择合理营养搭配 , 选择一些低碳水的食物 , 并相应减少主食的摄入量 。
?2、每天食物这样搭配 , 保证正常的营养 , 更有利于控制血糖
糖尿病的患者在注意饮食的时候 , 同时也要保证营养 。
因此 , 我们建议糖尿病患者肉蛋类每天摄入量的体积约50-100g , 蔬菜类建议每天摄入量为500-1000g , 合理营养搭配 。 除此之外 , 如果吃了红薯、土豆、芋头等淀粉高的食物 , 摄入的主食量就可以相应减少一些 , 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
比如说 , 今天的菜肴里有“芋头蒸排骨” , 或者吃了“土豆丝” , 那么米饭就要酌情减量了 。
?3、患了糖尿病不等于与水果绝缘 , 不同时期这样吃水果
很多人认为得了糖尿病 , 就意味着与含有果糖的水果绝缘了 , 其实并不是 。
当空腹血糖控制在7.0mmol/L以下 , 餐后2小时血糖在10mmol/L以下 ,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7.0% 以下时 , 且近期没有经常出现血糖忽高忽低的现象 , 血糖平稳控制得比较理想时 , 是可以享用水果的 , 可以适当吃一些如樱桃、苹果等含糖量相对较低的新鲜水果 。 但要注意的尽量不要喝果汁 , 水果榨成果汁后糖负荷较高 , 容易血糖升高 , 不利于控制血糖;而且果汁中的维生素及纤维素流失、饱腹感下降、总能量也会增加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