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 微创肠癌手术 让年轻妈妈更体面地生活

_原题为:微创肠癌手术 让年轻妈妈更体面地生活
近日,江苏省肿瘤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普外科副主任杨柳收到了一面由重庆寄来的锦旗。看到这面锦旗,杨柳主任感到特别欣慰。一个月前,锦旗的主人小黄(化名)在这里接受了低位直肠癌手术。手术前为了能保住肛门,她多处求医心力交瘁。结果如她所愿,这个微创的手术,不仅切除了肿瘤,成功打赢了肛门保卫战,还让她能够更体面地生活。 通讯员 胥林花 司呈帅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采访人员 杨彦
年轻妈妈患肠癌,选择“保肛”还是“保命”?
小黄是重庆的一位年轻全职妈妈,家里有个1岁多牙牙学语的孩子。家庭虽不富足,一家三口的日子也平淡温馨。没想到突如其来的灾难打乱了宁静的生活。小黄出现大便带血,起初以为是痔疮没在意。出血加重后,在当地医院肠镜检查,竟然被诊断出了低位直肠癌,更糟糕的是,医生告诉她,这个肿瘤很大,直径已经有5厘米大小,而且长的位置不好,距离肛门只有2厘米。而按照传统手术方法,肿瘤距离肛门5厘米以内几乎都需要切除肛门,在腹部设一个结肠造口用来排出粪便,患者就要永久携带造口袋(就是通常所说的“粪袋”)生活。也就是说,因为肿瘤大,离肛门近,要想保命(完全切除肿瘤),就不能保肛。
终身要携带造口袋生活,大便会随时不受控制排泄出来……对于两个95后年轻人组成的家庭来说,这无异于是晴天霹雳。小黄辗转去了多家医院,都被告知希望渺茫。
慕名来到江苏省肿瘤医院的杨柳主任处就医时,小黄已经不敢有太大奢望。杨主任做了综合评估后,告诉这对小夫妻,按照规范的治疗,应该有很大的概率能保住肛门。他记得小黄当时的表情,绝望的眼神中闪出一缕亮光,满脸的泪痕中露出了一点笑意。
肿瘤太大,直接手术很难保住肛门,经过医院多学科专家会诊,决定给小黄先行新辅助综合治疗,待肿瘤缩小后再行手术。经过一个疗程的放疗和三个周期的化疗,小黄的直肠肿瘤由5厘米缩小到3厘米,质地软了很多,基本具备了手术的条件,夫妻俩手术意愿强烈,拒绝进一步化疗。休养一个月后,杨主任组织MDT多学科讨论,给她制定了严密的手术方案。
杨柳主任、司呈帅医师手术团队给她设计了TaTME手术(经肛逆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医生没有从腹部切开作大切口手术,而是将肛门作为手术路径,通过腔镜逆行向上做肿瘤切除手术。这种手术方法医生在腔镜下能直视肿瘤的下切缘,以便精准确定切除肿瘤的范围,减少手术对正常组织的伤害;也可以更方便地保护直肠末端神经,降低手术对排便排尿功能的损伤;还可以通过肛门将切除的肿瘤取出来,从而实现极限的微创。经过四个小时的手术,杨柳团队成功地切除了肿瘤,为小黄保住了肛门。小黄醒来发现,腹部只有一个2厘米的造口和几个5毫米左右的小洞(腔镜的入口),并且得知腹部皮内缝合的切口几乎不会留下明显疤痕。终于实现了保住肛门的愿望,小黄顿时感觉阳光又重新照在了她的身上。
小黄恢复很顺利,术后不到一周就出院了。
专家解读
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和保命,不再是单选题
距离肛门只有2厘米的直肠肿瘤手术能够保肛,刷新了很多人的认知,而有很多低位直肠癌患者都害怕保肛手术切不干净肿瘤,未来有转移或复发的风险。
那么,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和保命之间,只能是单选题吗?杨柳主任说,其实不然。在西方发达国家,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比例远远高于国内。这其中有医疗水平的差异,更多的是认知的差异。没有保肛门的患者,有一部分人加入了“造口人士联谊会”,生活工作状态都不错,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因为生活不便,心理自卑,社交障碍,出现很多的问题。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