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生养命 接下来一个月,宜吃甜,忌吃这3类食物( 二 )


做法:准备芋艿去皮 , 小芋艿可从中间切一刀 , 放入清水中浸泡 , 去除表面多余的淀粉 , 糯米清水淘洗两三遍 , 一起放入锅中炖煮 。 喜欢吃甜可以在煮熟后加入白糖食用 。
南瓜
南瓜不仅味道甘甜 , 还是黄色食物 , 从五行来说 , 黄色入脾土 , 是养护脾胃的好食材 , 非常适合脾胃不适的人食用 。
10月正好是吃南瓜的好时候 , 经过烈阳后的南瓜 , 水分含量相对较少 , 保存起来也方便 , 南瓜被称为“金瓜” , 口感甜糯香软 , 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南瓜性温、味甘 , 入脾胃经 , 具有补中益气、健脾暖胃的作用 。
南瓜有双向调节的作用 , 经常便秘的人可以蒸熟后食用 , 而便溏的人配上莲子肉一起吃 , 健脾止泻 。
分享一道适合秋季食用的南瓜美食 , 解秋燥 , 润肺健脾 。
百合蒸南瓜
秋季不光吃点甜 , 淡吃也很重要 , 少一些过度烹饪 , 采用“蒸”的方式 , 最鲜香健康 , 保证食物的原汁原味 。
做法:南瓜洗净削皮 , 切成长条 , 摆入碗内 , 将百合洗净 , 放入碗中再加入适量的冰糖 。 放入锅内蒸20分钟 , 蒸熟即可食用 。 滋补养胃又解馋 。
芡实
芡实是睡莲科植物芡的成熟种仁 , 性味甘、平 , 入脾肾二经 , 健脾止泻 , 芡实色白如莲子 , 细如珍珠 , 是一种水生植物 , 被誉为水中八仙之一 , 一般都是生长在池塘湖泊之间 , 就像拔过毛的鸡头一样 , 剥掉外面那一层硬壳 , 里面是一颗颗光溜溜的小粒 。 因此 , 芡实又叫鸡头米 , 有着“水中人参”之称 。
宋代文豪苏东坡 , 对芡实就情有独钟 , 苏东坡既是美食家同时又是养生家 , 直到晚年仍然身体强健 , 面色红润 , 才思敏捷 。
他对食疗养生颇有研究 , 著有《苏东坡养生集》 , 里面就记载了他喜欢的“芡实粥” , 称其:“粥既快养 , 粥后一觉 , 妙不可言也” 。 像是脾气虚弱的人不妨平时吃点芡实 , 不但能健脾益胃 , 还能补充营养 。
怀山药
提到甘甜健脾益气的食物 , 不能不说山药 , 我们经常会听到山药和淮山 , 很多人都分不清楚 , 比较出名的山药品种有 , 怀山药、菜山药和铁棍山药等 。
而我们经常说的 , 健脾益气效果最好的当属铁棍山药 , 是怀山药中的一种 。 一般粗不过两指 , 条体细长质地紧实 , 不会容易掰断 , 它的“毛眼”大 , 毛刺长 , 外皮颜色较深 , 有时会有紫斑 。
口感吃上去非常细腻 , 又粉又面 , 香甜爽口 , 怀山药性平味甘 , 特别适合脾胃虚弱的人食用 。 像是经常觉得肚子饱饱胀胀 , 拉肚子 , 就可以常吃山药 , 一般蒸着吃味道最好 。
而我们平时吃的大多是菜山药 , 圆柱形 , 比较粗壮 , 表皮光滑根须也少 , 含水量比较高 , 吃起来更脆爽 , 适合用来做菜 。
莲子
秋季温度变化较大 , 气候干燥 , 往往会出现皮肤干燥 , 唇干舌燥等情况 , 俗话说 , 夏赏莲 , 秋吃连 , 秋天的莲子最养人 。
医圣李时珍称莲子为“脾之果” , 意思便是莲子能在健运脾土的基础上 , 助养阳气 , 有很好地秋补作用 。 莲子味甘性平 , 健脾养心 , 收敛安神 , 《神农本草经》认为莲子“主补中、养神、益气力 。 ”与其他补脾的食材不同 , 莲子入脾养的是脾阴 。
干燥的秋季 , 煮上一碗莲子八宝粥 , 香甜软糯 , 口感顺滑 。
做法:糯米200克 , 莲子100克 , 核桃50克 , 蜜枣50克 , 葵花子(生)25克 , 葡萄干50克 。 莲子淘洗干净 , 去芯 , 核桃仁用温水浸泡后 , 剥去外衣 , 切碎;蜜枣去核 , 切成细丁 。 糯米加水煮成稀粥 , 再加入其他原料 , 以白糖调味即可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