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雀大家居 旧房改造丨三代同堂110㎡老房二次改造,秒杀开放式厨房( 二 )


4、主卧隔墙往儿童房方向推移了30公分 , 换来主卧床尾4米宽的衣柜收纳空间 , 再利用飘窗 , 设置了书柜+2.5米长的大书桌 , 满足阅读同时也能轻松实现双人办公的场景 。
场景模型
温和的雾绿色十分收到屋主的喜爱 , 设计师以此串联整屋的空间 。 搭配温润的木色与灰色水磨石 , 整体清爽自然 。
玄关功能示意图
入户门整面与侧放分别置入了两组玄关柜 , 既能够增加收纳空间 , 有能够避免站在门口整个空间一览无余 。
高柜主要用来挂外套 , 右侧开放格作为展示 , 屋主可以随心搭配不同物件 。
柜子侧放嵌入了镜柜 , 方便出门时检查着装 。
另一侧的空间原来是一个小厨房 , 打通之后用矮柜与长虹玻璃进行空间分割 , 让玄关拥有氛围感 , 又不会受到采光影响 。
鞋柜+抽屉+卡座的组合模块 , 便于换鞋以及收纳平日杂物 。
从室内看向入户
卡座后采用粉绿波纹板做造型 , 上不暗藏灯带 , 夜间能够提供照明 , 波纹板也加入了挂钩 , 入户后方便放置外套及包包 。
厨房功能示意图
最初的厨房比较狭窄 , 为了达到功能最大化 , 设计师植入了一个过道式厨房概念 。 打掉三面墙释放空间 , 增大厨房采光 , 原本的厨房规划成洗衣房及洗手台 。
最初想着是将厨房改造成开放式 , 但考虑到业主平日在家烹饪较多 , 油烟太大 , 所以使用长虹玻璃+玻璃门制作出弹性隔断 , 保证了采光和厨房面积 。
新厨房设计双通道 , 打开隔断就能形成洄游动线 , 让厨房与客餐串联 , 非常通透 。
入户后动线改变 , 形成一条走廊 , 厨房各种功能和收纳柜立在走廊两边 , 让回家后的每一步都充满意义 。
在走廊的左侧 , 榨干玄关柜背后的空间 , 用于补充厨房的收纳容量 , 侧面做了置物架放置临时用品 , 背面将双开门大冰箱嵌入其中 。
左侧是新定制的一字型橱柜 , 烤箱、油烟机等设备都做了嵌入式 。
岛台的增加 , 分担了橱柜的压力 , 水槽也设在在此 , 净水系统及洗碗机都藏在岛台下方 。
新厨房做好后 , 空间划出一部分刚好成为餐厅 , 满足一家四口平日用餐需求 , 餐厅靠近厨房 , 上菜的动线也得到了缩短 。
餐桌部分设计了卡座 , 既能够解决用餐位置 , 也留出过道宽度 , 不妨碍行走 。
非用餐时可作为儿童桌 , 家长可在厨房一边操作一边兼顾孩子作业情况 。
卡座左右都是储物柜 , 方便收纳 。 卡座底部预留插座 , 方便扫地机器人进行充电 。
为了呼应整体色调 , 都使用了雾绿色波纹板 , 这个柜子是婴儿专用 , 放置奶粉等物品 。
男主平时热爱阅读 , 电视墙位置做了一个开放式书柜进行书籍收纳 。
电视柜下方是阳台延伸 , 祖航秀时进行了抬高 , 定制了水磨石地台 , 作为平日喝茶阅读区域 。
地台的高度对大人小孩都恰到好处 , 可以直接坐在边缘休憩 。
地台墙面和顶面用雾绿的波纹板进行包覆 , 这种车刻竖纹能与百叶窗融为一体 , 让人自然地沉静放松下来 , 在这里翻开一本书 , 沏上一壶茶 , 即可安心享受恬静时光 。
沙发区背后原来有一处凹墙 , 也嵌入了一个灰绿色的小柜子 , 把墙面拉平 , 用来收纳一些书和医药箱 。
主卧拥有L型窗子 , 设计师在窗前设置了书桌 , 满足了屋主碎片化阅读及平日上网需求 。
设计师将书桌床头柜及床做了统一 , 使得空间更有延续感和统一性 。
与公共空间的雾绿及原木尽心呼应 , 奠定了屋内宁静舒适的氛围 , 书桌与床头进行衔接 , 床头柜高度可作为卡座使用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