馋死人的“路边摊10元盒饭”,都是谁在吃( 二 )
文章图片
建筑工地上正在吃盒饭的工人
摆摊 , 首先要跨过一个心理坎儿 。
“开始的时候 , 真以为自己迈不出去 。 ”勇哥说 , 离开美的后 , 他跳槽去的两家工厂中 , 他都是担任厂长工作 , “手下管着几百号人 , 多威风啊” 。 勇哥嘴角牵动 , 笑得戏谑 , 说:“一下子摆地摊 , 吆喝起卖东西来了 。 ”
但“把车推出去 , 心态也自然跨出去了” , 遇见曾经的同事、以前的“手下” , 勇哥相视笑笑而已 。
揾食最重要 。
02
极致“性价比”
做起盒饭生意后 , 勇哥找了杨西大道边一个工地旁边的门面租下 。 摆摊卖饭 , 也是有讲究的 。 勇哥介绍说 , 首先是离工地越近越好 , 尤其要靠近工友的生活区 。 其次 , 饭量管饱 , 荤菜要够 。
再者 , 或许最重要的是 , 湘菜和川菜是工地盒饭的“硬通货” , 诸如红烧肉、红烧排骨、辣子鸡、小炒肉、扣肉等 , 没有这些菜 , 是不可能有销量的 。
文章图片
分装好的新鲜菜品
“干工地的 , 外地人比较多 , 特别是云贵川的人 。 ”勇哥说 , 他记得自己门面旁边的一家餐馆 , 位置本来不错 , 但老板是本地人 , 只会做粤菜口味的盒饭 , 没多久就关门了 。 好在 , 勇哥自己是四川人 。 他租下的门面 , 内院能放下几个灶台 , 他和妻子两人早赶晚赶 , 到了饭店就送到工地门口去卖 。
两人最早运营的时候 , 不得要领 。 勇哥说 , 开始的盒饭“口感还不行 , 说白了 , 就是用了这些工人们在练手” , 但是工友们并不挑剔 , 还会对他们给出建议 。 慢慢地 , 夫妻俩琢磨出了需要的口味 。
“开始做了一个月左右 , 算下来 , 基本是平账 , 没赚到钱 。 ”勇哥说 , 夫妻俩最早是去超市买菜的 , 但要等到晚上七八时之后的打折时段;后来 , 超市取消打折活动了 , 他们才去市场买菜 , 成本降了一点点 。
文章图片
勇哥的妻子
在成本固定的情况下 , 对于盒饭的菜品搭配 , 要格外花心思 。 勇哥介绍说 , 荤菜是不能糊弄的 , 这个事关销量 , 蔬菜 , 我们每天都留意行情 , 哪个便宜就买哪个 。 回想起来 , 这是他们走过的一段弯路 。
“我们现在拿肉的话 , 直接找屠宰场附近的批发商 。 ”勇哥说 , 这是他经朋友的介绍才了解的 , 在批发商那里拿肉 , (2021年8月)肉价比市场上便宜1元 。
蔬菜方面 , 勇哥和妻子去市场打听行情、比较出价 , 再自己拿回店里 , 每天要花一两个小时 。
他们后来才知道 , 在平台上网购蔬菜 , 不仅比市场便宜 , 拿货还要方便得多 。
文章图片
晚上8点 , 勇哥在厨房里准备当晚的工地外卖
肉与菜之外 , 油米柴盐调料品等 , 都是每天支出的硬成本 。 “最多的时候 , 我们一天卖过300份盒饭 。 你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光是大米 , 就要用掉五六袋 。 ”勇哥回忆说 。 那时他们卖的盒饭有两种:荤的15元、素的10元 。
勇哥从一开始就清楚 , 在工地门口做生意 , 提价是不行的 , 只能千方百计降成本 。 他后来发现 , 饭盒也是一项支出 。 “塑料的打包盒 , 成本在一个3毛左右 , 如果换成泡沫盒 , 成本就是一个9分钱 。 ”
他挑眉一笑 , 问道 , “我们一天用至少100多个饭盒 , 这里面就有多少钱?”
03
逃出内卷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杭州 母女两人花40多万在“震轩”做美容
- 心理学|“聚光灯效应”:过度在意别人的看法,会毁掉自己
- 鲍鱼是不是鱼
- 见证儿子从叛逆到懂事发现:父母“不讲理”,养出的娃可能更优秀
- 读首诗再睡觉|灯下那女人的面孔,又一次露出仱牙俐齿
- 买面包时,尽量避开这3种,老板一看就知道,这是个“内行人”
- 正观漫读|父辈的“旧情感”
- 生下孩子,除了抱起她还得养育她
- ,由八字看着你的內衣助运色调
- 老鹰40岁时的蜕变带给人的启示是什么 关于老鹰40岁时的蜕变带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