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心心理 双减减出来的周末,孩子该怎么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萧翛/作者
1
双减后各种激烈言论刷屏朋友圈
孩子们开学已经快有一个月了 , “双减政策”的实施也落地实施近一个月了 。
身处教育培训行业的小编我 , 在这一段时间里 , 一直被朋友圈里的这些双减后的观点激烈地刷屏:
“双减一是减掉了不负责任的家长 , 二是减掉了不努力的学生”;
“趁别人家孩子正在减 , 咱们家孩子赶紧补呀”;
同时也看到了家长们的焦虑感甚至比以前更加地强烈 , 这种焦虑感来源于家长们对自己孩子是否还需要想方设法补课的困惑和对其他孩子学习情况的未知 , 这种困惑与未知令众多家长产生了迷茫乃至惊慌;
更令人捧腹大笑的是 , 竟然有家长在网络上发表言论要求增设规定让身为老师的家长不得在家中为自己的孩子补习功课 , 否则就是对其他孩子的不公平 , 这不免让人心生同情……
2
家长选择课外辅导机构的原因
难道这些家长们都魔怔了不成?
事实上 , 我们大多数家长都认同维果斯基的教学理论——帮助孩子建立并提升“最近发展区” , 也赞同赞可夫提出的“跳一跳 , 才能摘到桃子”的教育观点 , 所以我们才会在教育孩子时 , 求助于课外辅导机构以期望能够帮助孩子有更大的提升 。
所以 , 家长选择课外辅导机构也是可以理解 。
但是 , 令家长对课外辅导机构”痴之若狂“的 , 当属教育环境里充斥着的各类营销 。
特别是一些不良的课外培训机构在营销上 , 一味地着重宣传这样一种令人紧迫感的观点“别人家孩子都开始学了 , 你的孩子再不学习就晚了” , 更是挑起家长们的“攀比之心”、加剧家长们的焦虑感 , 使得家长们更容易陷入一种“我的孩子再不补课就比不过别人了”、“不补课我的孩子要完了”这样的错误观念之中 。
迫使一些家长不是出于自家孩子的自身实际情况来考虑是否要进行额外的辅导 , 而是出于其他孩子补课情况来决定自己的孩子应该去参加辅导了 。
所以 , 即使政策初始实行时 , 依然有人打着其他旗号来补课的行为 。
3
双减减出的周末 , 孩子应该怎么过?
如果家长们一直沉浸在这样的错误认知之中 , 是很难让自己的孩子得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 更难说让自己的孩子得到进步 。
毕竟 , 正在成长当中的祖国的花朵们 , 绝不是一个个的学习机器 。
在各种教育培训机构的内卷言论刷屏过去之后 , 家长们也应当是时候静下心来冷静一下 , 在政策落实的情况之下 , 不参加补习 , 孩子的周末 , 可以怎样安排呢?
除了学习以外 , 我们的孩子还需要培养些什么重要品质呢?
提到品质这个问题 , 也来源于我对生活中一件事情的深思 。
和大多数家长一样 , 当家中上小学的妹妹的周末有所空余之后 , 我的第一反应是给她报美术舞蹈等等艺术班 , 一则小朋友对这些感兴趣 , 二则她终于有时间去学习点亮其他技能了 , 然而事实上我却只得到了妹妹的拒绝 。
当时的我并未意识到自己对妹妹的教育想法已经被固定化 , 仍然觉得似乎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其他才艺能力就是我们应当竭力去为孩子创造条件的 , 毕竟从小 , 我也是这么被教育的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单眼皮@宝贝们,内双单眼皮肿眼泡万能眼妆画法!新手也能学会!
- 心理测试:四间房子,你想住哪间?测以后的富裕生活是谁给你的?
- 单眼皮男星换上“双眼皮”,忍了邢昭林,扛了邓伦,看到李易峰心动了
- 怕啥来啥,原来其中蕴含这样心理学道理
- 真凶 故事:过了74年才发现真凶另有其人,凭一双拖鞋为死者洗冤
- 西京|《镜·双城》西京云沫:此生与君相爱,不负空桑,更不负这份深情
- 双麻花辫 换发型=换脸?这几款编发不得不学,你适合哪一款?
- |【青未了】陈华卿专栏|我的第一双皮鞋
- 心理学家|男人在哪个年龄阶段,最离不开女人?心理学家的答案很统一
- 01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离异女人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