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轩 国产护肤品的“高端梦”,林清轩要靠什么来圆?( 二 )


孙来春觉得很可惜 , 在中国这样一个有潜力的市场 , 却没有中国自己的护肤品牌走出来 。 于是 , 他便打定主意 , 要做中国人自己的护肤品牌 。 林清轩就此诞生 。
从2003年于危难中创立 , 到2020年在危难中新生 , 孙来春的坚持功不可没 。
要高端 , 先提价?
听说过林清轩的人都知道 , 这个牌子只推一款单品——山茶花护肤油 , 价格还不便宜 。
【林清轩 国产护肤品的“高端梦”,林清轩要靠什么来圆?】这实际上是近几年的事 。
2016年 , 林清轩砍掉多款SKU , 开始主攻山茶花护肤油 。 ??目前林清轩在售的50多款SKU均属于山茶花领域 。
按照孙来春的想法 , 既然要做高端 , 就得从里到外都保持高端 。 所以 , 在新品研发上 , 孙来春坚持国际高端品牌的原料、配方和工艺去生产 。
譬如在原料层面 , 林清轩坚持100%植物来源 , 选用高海拔地区、富含美容酸(即油酸)的高山红山茶 。
再譬如 , 林清轩的科研团队 , 已经从起初的一位扩展到了现在的三十多位 , 团队目前已经取得包含21项发明专利在内的共64项专利 。
包括此次的B轮融资 , 孙来春也是预备在融资之后 , 进一步投资建设全新的、占地27.8亩的研发生产基地 。
研发实力是上去了 , 但成本也会跟着上去 , 涨价成了必然 。 就这样 , 林清轩从一个百元左右的“学生党友好”品牌 , 逐渐升级成千元左右的高端品牌 。
突然之间的涨价 , 让此前林清轩的老顾客们十分不解 , “就一瓶油凭什么这么贵?”、“有点知名度就开始涨价”等 。 来自消费者的吐槽越来越多 , 林清轩也因这次“大胆涨价”进入了将近两年的沉寂期 。
但孙来春的思路很清晰 , 之所以聚焦山茶花护肤 , 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只能做”山茶花 。 雅诗兰黛、兰蔻等国际大牌 , 之所以能聚焦多个新品 , 本质上是因为它们市场口碑已经足够成熟 , 也不差钱搞研发 。
但林清轩不一样 。 作为一个相对年轻的品牌 , 林清轩的能力既然只够做一款 , 那么用一款好产品来为品牌口碑提质 , 也没什么不好 。
最后帮助林清轩迎来转机的 , 是2018年的那场双十一 。
为了坚持品牌初心 , 加上对数字化持模糊态度 , 孙来春此前一直坚决不在双十一等大促节点 , 通过打对折的方式来吸引用户 。 这就导致 , 林清轩并未享受到早期双十一带来的电商红利 。
一直到2018年 , 林清轩获得了与天猫合作新零售的机会 , 没想到的是 , 品牌“一炮而红” 。
之所以名声大噪 , 是因为林清轩首次“跑赢”了国际大牌 。 在当年的双十一 , 林清轩明星单品第三代山茶花润肤油 , 取得了定价预售订单高于雅诗兰黛“小棕瓶”5万单的好成绩 。 不仅给了孙来春信心 , 也给当时相对萎靡的国货环境注入了强心剂 。
在线上电商尝到“甜头”之后 , 孙来春没有错过机会 , 去年 , 他再度强化了前几年提出的“all in数智化”的战略决策 。 而得益于线上直播带来的知名度提升 , 林清轩的数智化转型之路也顺畅了许多 。
2020年11月 , 林清轩在广州正佳广场落户全新高端数字化门店 , 实现了单店单月销售额破百万元的成绩 。
道阻且长的“高端梦”
表面来看 , 林清轩已经具备了走向高端的潜力 。
譬如 , 林清轩在研发层面并未“投机取巧” , 其每年的科研投入都保持在4%以上 , 因此被连续两届评委高新技术企业 , 并且已经拥有64项专利、21项发明专利 。
上述数据 , 虽然尚不能与雅诗兰黛、兰蔻等早已成熟的高端品牌相匹敌 , 但却和“营销投入超七成研发投入却不足2%”的完美日记形成了鲜明对比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