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创新与变革:防治大企业病( 三 )
放权自管理
大多数创新都是现有事物的重组 。 但事实却是 , 企业越大 , 就越容易受到创新机制僵化的拖累 。 这种俗称“大企业病”的僵化症通常意味着封闭性 , 也是很多企业难以实现开放创新的根源 。
海尔自2005年就开始探索适应新时代发展的管理模式 , 从根本上终结“大企业病”对企业发展的桎梏 , 这为打造开放的生态体系奠定了基石 。
海尔所探索的“人单合一”模式 , 打破了传统的科层制组织 , 以用户付薪的方式将员工和用户需求连接起来 , 把员工变成创业者 , 管理模式也由“管控”变为“赋能” , 从而形成一个真正的无边界、自驱动的生态组织 。
文章图片
显然 , 人单合一给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组织形态 , 更是对管理主体、管理客体和管理工具的颠覆 , 通过打造去中心化、分布式的自组织 , 链群合约中的每个人都成为创新主体 , 围绕用户需求进行生态创新 。 这是全新的、面向未来的商业模式探索 , 因为所有的经营创新行动都指向一个目的 , 那就是创造顾客 。
为此企业要有向下放权的意识 。 当企业经营过程中 , 发现有创新性的业务或产品 , 就应该尽快独立培育该业务 。 企业可以专门针对这项业务建立一个独立部门 , 又或者成立一个专项小组 。 然后 , 企业需要为这个团队建立明确的管理目标——也就是将其考核脱离于企业的常规考核 , 给予其充分的自由 。 随着新业务的成长 , 企业要考虑在适当的时候 , 将其从组织中分解 。
在财富分享的机制下 , 创新会不断涌现 , 企业就进入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 在这样的循环下 , 小业务逐渐壮大 , 组织不断成长 。 不过当组织达到一定规模时 , 新的管理障碍又会出现 。 为了保持组织的活力 , 组织需要进行二度拆分 。 通过分权这种去中心化的方式激活每个小组织单元 , 企业在不断扩张、在达到管理饱和之后自主裂变 , 不断继续扩张 , 成为无边界的企业集群 。 因为有创新能力 , 自主性强 , 这样的企业集群能紧贴市场与客户 , 创新力永葆青春 。
伴随着中国经济多年的高速发展 , 中国的企业与企业家的成就令世人瞩目 。 然而辉煌过后 , 很多企业却陷入一个“成名也忽 , 其败也速”的陷阱 。 对高速发展的企业来说 , 最大的挑战不是市场规模、成长速度与技术创新本身 , 而是是否具备管理变革与管理成长的能力 。 这就必然要求高速发展的企业时刻警惕“大企业病” , 及时加强自我修炼 , 获取更长久、更稳定的竞争优势 , 在变革中成长 , 确保企业的基业长青 。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阿富汗与不同国家商业体系
- 深爱不纠缠,是我赠给你的最后的温柔与疼爱
- 小熊与白生文字中一样的句子:花自向阳开人终向前走,是巧合吗?
- 西京|《镜·双城》西京云沫:此生与君相爱,不负空桑,更不负这份深情
- 本文转自:广东政法春节前夕本该是收拾行装回家团聚的日子脚步却突然被病毒羁绊春运路上人潮与...|防疫路上,这些瞬间让人泪目!有一种力量,无人能
- 徐若瑄|徐若瑄弟弟与她视频落泪,心疼姐姐低谷期,称好久没见她笑了
- 谢娜 太尴尬!谢娜官宣与何炅再次合作,被网友吐槽离开何老师就活不了
- 重读《老人与海》:善良或是多变?硬汉精神我们又该如何去理解?
- 星座|2周后,青山不老,与君白头,3星座旧爱回首,牵手到永远
- 今天才知道,对人体最有害的情绪,竟然不是愤怒与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