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栋情感 为什么最亲密的人最让我们抓狂?( 三 )


我所理解的内心感知到的自己强大 , 有4个层次:
一种是愤怒 。 愤怒真的让人看起来很强大 , 理智上我们知道愤怒其实并不是强大的表现 。 但感受上来说 , 愤怒的时候 , 我们避免了自己比别人显得低 , 我们借此完成了心理强大的过程 。
一种是假装不需要 。 当我得不到 , 起码我可以告诉自己说我其实不需要 。 也就是酸葡萄效应 , 吃不到葡萄要说葡萄太酸我不喜欢吃 。 这样就可以拿回主动权 , 不让自己显得比别人低 , 以完成我的内心其实很强大 。
一种是修行到不需要 。 很多心理学家、灵修学家、鸡汤学家都在告诉人们:你可以先爱自己 , 你完全可以自我满足 。 于是更多孤独的个体开始被修炼:我自己满足自己就好了 , 不需要你 。 理论上说这是可以的 , 但代价似乎有点大 。
一种就是坦然的需要别人 。我所理解的真正强大 , 是有需要别人的能力 。 当我们表达需要 , 并不意味着自己比你低 , 更不意味着我就失去了自我或者没有尊严 。 我只是承认我在某些方面的确是无能 , 需要你 。 就像是我去餐馆点个菜 , 此刻我没有能力和条件做饭 , 需要餐馆给我一个菜 。 同时我不觉得我因此就比你低了 , 因为我坚信我对你有同样的其他付出也让你很满足 , 我们是平等的 。 当我表达需要 , 我也不强迫你满足我 , 你可以说对不起本餐厅今日没有该菜 , 那我换个菜或者换个餐厅好了 , 而不会大吼你为什么居然没有这个菜!你平时不是都有的吗?! 一个看起来强大的人 , 会自己在家做饭 , 他有足够的能力不依赖餐厅 。 但是我还是会觉得 , 时常需要下餐厅会更生活惬意 , 更自由 。
需要别人与依赖不同 。 依赖就是完全不相信和行使自己的能力 , 而交付给对方来满足 。 依赖会有强迫 , 你不满足我 , 我就很受伤 , 易绝望 。 需要则是我表达 , 这是我的事 。 你能否满足 , 是你的事 。 但我不会因为不确定你是否能满足而就不表达需要了 , 更不会因为我有很多没被满足的经验就概括为你不能满足我 。 “All I need is u”的心态 , 就是一种典型的依赖 。依赖就是我不行 , 你来替我 。 健康的需要是:我也努力 , 你陪我一起 。
其实很多矛盾 , 尤其是亲密关系的矛盾 , 都来自于我们不能直接的表达自己的需要 , 甚至不能觉察到自己的需要 。 我们太习惯了不表达需要 , 因为表达需要就意味着被受伤、被拒绝、被不满足、被没面子 。
真正的强大就是 , 我表达需要 , 但我不受伤 。 有表达就有不被满足的概率 , 表达本身就是一场赌博 。 得到很好 , 失败也无需受伤 。
人们对于心理营养的很多需要 , 从他人那里得到满足要比自己创造容易的多 。
我需要空气 , 我有3种方法来应对:
开窗 , 这是危险的 , 会带来雾霾、颗粒、噪音进来 。
开空调或净化机 , 自己制造空气 , 好累好心塞 。
告诉自己其实你不需要空气也可以活的 , 然后练习内心强大的屏气大法 。
我会觉得真正的强大 , 是我开窗 , 允许空气和伤害同时进来 。 但是我的房间和身体都足够强大到能够抵抗颗粒和噪音 。 这也来自于自己的信念:我不需要把外面的雾霾和噪音的伤害 , 放大到致命的伤害 。
当我们能够坦诚表达:此刻 , 我需要你 。 如果你方便 , 就满足我下 。 如果不方便 , 就下次再满足 。 我需要而不是依赖 , 我们的关系就会和谐很多 。
这就是一致性沟通 。 当我需要 , 我就表达需要 。 而不是愤怒 , 或者假装 。没有压力的需要 , 是促进关系的 。 如果你能满足我 , 我相信你会去做的 。 当你不能的时候 , 我不再根据你曾经能的经验而认为你每刻都能 。 我相信我值得被你满足 , 当你不满足的时候 , 我相信这不是你不想 , 而是你的觉察能力、精力、意识范围都受限 。 因此 , 当你做的时候 , 你有成就感 , 我也有满足感 , 我们的关系就是促进的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