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学中医 现场实习:一张“救腿”方,散寒、除湿、活血,打通坐骨神经
【帮你学中医 现场实习:一张“救腿”方,散寒、除湿、活血,打通坐骨神经】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 , 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 。 文中所述配伍、方剂 , 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 , 切勿盲目尝试 。 )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中医辨证学》
你好 , 我是中医人 , 文君然 。
天气 , 越来越冷了 。
我想起一句诗:
千山鸟飞绝 , 万径人踪灭 。 孤舟蓑笠翁 , 独钓寒江雪 。
小时候 , 读这首诗 , 觉得很有意境 。
后来 , 我学了医 , 忽然不禁从另外一个角度 , 考虑诗中的画面 。
这就是 , 大冷的天 , 独自垂钓于江雪 , 老人家的身体 , 受得了吗?
譬如说 , 坐骨神经痛 。
没错 , 就是这个遇寒而发的坐骨神经痛 , 在冬天里的确困扰着很多中老年、老年人 。 以至于 , 很多人连出门迈步都难了 , 更别提“独钓寒江雪”了 。
现在 , 我给你说一张真实的医案 。 我们来看看 , 中医应对坐骨神经痛的思路之一 。
故事是这样的 。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 , 年40岁 , 医案记载姓张 。
这个人 , 很早以前就有腰部疼痛 , 牵连右下肢的现象 , 整个人走路非常不方便 。
他曾经在医院住院治疗 , 被诊断为坐骨神经痛 。 一个多月以来 , 他接受过抗风湿和激素治疗 , 症状稍有缓解 。
但是 , 治疗后的第三个月 , 此人的症状复发 , 行走又开始艰难了 。
怎么办呢?该用的方法 , 都用了 , 患者决定 , 这一次投中医治疗 。
刻诊 , 见患者脉象弦细 , 舌苔薄白 , 舌体胖大 , 而且上头还有一些齿痕和瘀点 。 细问得知 , 患者的病情 , 遇寒加重 。
了解到这些以后 , 医家就给开了一张方子:
当归、丹参、乳香、没药、鸡血藤各10克 , 牛膝15克 , 干姜、制附子、防风各6克 , 苍术9克 , 黄芪20克 , 温水煎服 。
与此同时 , 用生硫磺0.5克 , 以白酒调开 , 汤药送服 。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三剂以后 , 就感觉下肢有发热舒适之感 , 好像一下子有了通电的感觉 。 从前抬不起来的腰 , 现在能直起来了 。
接下来 , 原方基本保持不变 , 略微增加硫磺用量 , 患者最终病势告愈 , 而且随访六年 , 未曾复发 。
这张小医案 , 曾被记载于1984年的《四川中医》上 。
这里面是什么门道呢?文老师不才 , 用粗浅的文字讲给你 。 你先看一看 , 凑合着品味 。
中医有一句话 , 叫做通则不痛 , 痛则不通 。
眼下 , 这个患者 , 有坐骨神经痛 , 导致肢体不用 。 我们用老百姓的话理解 , 就是“坐骨神经不通” 。
那么 , 这个不通 , 是怎么造成的呢?
我看啊 , 原因在于三个 。
第一 , 就是寒 。 患者的病情 , 遇寒加重 , 而且舌体胖大 , 苔薄白 , 这要考虑一个寒象 。 寒邪阻滞经脉 , 导致不通则痛 。
第二 , 就是湿 。 患者的舌头 , 边有齿痕 , 再加上寒邪伤阳 , 影响津液输布 , 所以应该考虑湿邪的问题 。 湿邪阻滞经脉 , 导致不通则痛 。
第三 , 就是淤 。 患者舌头 , 有瘀点 , 这个要考虑是淤血的写照了 。 淤血阻滞 , 经脉艰涩 。
总之 , 寒邪、湿邪和淤血 , 是导致这个患者“坐骨神经不通”的主要原因 。 当然 , 这里可能也有风邪之故 。 因为无论是寒邪还是湿邪 , 往往都要通过以风邪作为媒介 , 侵入并伤害人体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为什么要学会放手?是为了放过自己
- 逆向思维:赚钱就是你要学有用的东西,不要学有道理的东西
- 海苔 科学瘦身,不吃晚饭?可以试试荞研社荞棒
- 一个没太大能力又无学历的离异女人在深圳有房有车,未来会怎样?
- 单眼皮@宝贝们,内双单眼皮肿眼泡万能眼妆画法!新手也能学会!
- 面的【兰州化妆培训】学化妆是她做得最对的事!
- 深圳宝山技工学校│有些事,说出来,那都不是事!
- 怕啥来啥,原来其中蕴含这样心理学道理
- 爱上你 如何让女人爱上你?这个“稀缺能力”,普通男人要学会
- 美容帮你有效抚平皱纹的必杀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