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新品牌“种草”该怎么种?4个雷区千万不要踩!( 三 )


那如何在种草的时候做到聚焦呢?我先结合真实经历 , 讲讲什么叫不聚焦吧 。
不聚焦 , 本质上体现的是品牌操盘者的贪心 , 什么卖点都想输出、什么客户都想抓住 。 比如有些客户经常的反馈是:“我们这次打的人群为什么这么窄?我们的产品不止在晚上可以用啊?投放阵地为什么只选一个平台啊?”
那反之 , 何为聚焦呢?就是把打透一个场景、一个人群或者一个流量池这三个中的任意一个 , 作为种草的目的 。 面对有限的预算 , 如果能打透其中的一个 , 就已经非常厉害了 。
我特地研究了小仙炖的种草 , 它们就只聚焦在小红书这一个平台 , 并且塑造的都是女性抗老养颜的消费场景 , 所以它们请了一众女明星来做种草 , 将小仙炖植入这些女明星的日常生活中去 。
4.运营能力薄弱!投放和种草节奏不同步?
很多品牌 , 对于种草的理解 , 以为就是扔给KOL就可以了 , 往往忽视了种草实操中两大最重要的步骤:达人的投放策略和整体种草节奏的安排 。
我们先来说说达人投放 , 很多大品牌在这一环节 , 都是找到媒体代理商或者MCN公司捞出一大批KOL list , 然后经过三方一比价 , 就决定给谁家投了 。
这其实是一种很不严密的做法 , 且不说KOL这个领域水有多深 , 需要在选号的时候一个个去试水 。 最关键的是这样做所有的KOL都是散的 , 没有形成合力 。 而要形成合力 , 就必须要有投放策略 。
通常KOL在种草的时候 , 有两种投放策略:
第一种 , 集中引爆式
就是以目标受众的触媒习惯为出发点 , 通过不同平台中的大量中腰部KOL集中引爆 , 呈现的效果是好像一夜之间大家都在讨论这个品牌/产品 。
第二种 , 水纹扩散式
“水纹”最里层通常是头部大号 , 甚至明星 , 用于生产后续扩散的素材及为产品背书;再向外一层是中腰部达人 , 用于生产营销内容 , 比如各种穿搭、开箱、测评等;再向外一层就是大批量的KOC , 用来形成规模效应及口碑 。
再来说说整体的种草节奏安排 , 我们以一个新品上市为例 , 来说说种草的节奏 。
第一阶段 , 种草预热阶段
通常会安排3周左右:
第一周用于打造话题 , 包括借势明星/综艺热剧 , 以及在多个圈层埋下“种子” , 建立场景化内容;
第二周用于扩散话题 , 对前期埋下的梗 , 通过圈层大号和头部KOL来挖种子;
第三周前半段用于产品测评 , 请不同的KOL来对产品做集体使用测评 , 以此建立口碑 。
第二阶段 , 种草爆发阶段
这时候通常会利用大促来完成“临门一脚” , 让更多消费者来购买产品 , 算是种完草后的“割草” 。
第三阶段 , 全民跟风阶段
到这时候还需要鼓励消费者晒单 , 营造全民跟风的盛况 , 作用是一方面可以再做一波续销 , 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内容长期沉淀在平台做用户搜索时的内容布局 。
其次 , “人人都可以种草” , 并非只有明星、KOL和KOC 。 品牌商户要重视素人种草群体 , 把种草链条不断扩展 。
但是刚开始做种草的同学估计会卡在这一步 , 方法不对是很难快速找到海量小红书素人的 。 这里教大家一个方法 , 微信搜索小程序“VV直选” , 便可进入素人种草圈子 。

因为新品牌“种草”该怎么种?4个雷区千万不要踩!
文章图片
以上是对种草不成功的四大原因的总结 。 所以 , 在没有充分准备之前 , 建议大家不要盲目跟风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