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事业健康 学习玄学,多靠修养和悟性!
文章图片
在学习中国的玄学中 , 是很讲究个人的修养和悟性的 。 这其中的术数之学 , 可谓“天机之学” , 学之更需悟性 。 这就给人一种感觉了 , 似乎东方玄学非常注重悟性 , 不注重逻辑推理 。
西方科学 , 其思维非常严谨 , 比如从1到10 , 每一步的推理论证都非常严格 , 这种思维的优点很明显 , 逻辑慎密 , 也容易为大家所接受 , 缺点就是只要中间有一个环节出了问题 , 那么整个论证过程就坍塌了 。
而东方玄学的思维是跳跃性的 , 从1可以跳到10 , 能不能理解 , 就靠个人的悟性了 。 如果没悟到 , 那就永远停留在1 。 若是悟到了 , 那就可以马上跳跃到10 。 因为没有中间环节 , 所以不容易坍塌 , 但缺点就是对人的要求太高了 , 对悟性的要求非常高 , 所以东方的玄学非常难以传承下去 , 大部分的精华失传也就是因为如此 。
东方玄学的精妙之处 , 说不出来 , 只能以心传心 , 你问我?我拿手指月 , 明白的人满脸笑容 , 不明白的一头雾水 , 其中妙处 , 如人饮水 , 冷暖自知 。
为什么很多人研究术数十几年 , 几十年 , 花费精力 , 金钱无数 , 却还是一无所得 , 这么长的时间若是去研究科学 , 不敢说成为科学家 , 至少也是某个领域的专家了吧 。
以上说的这些 , 都是指出了在学习东方文化中悟性的重要性 。 但是 , 悟性却绝非凭空而来 , 有人把悟性看做就是聪明 , 认为聪明的人悟性就高 , 这种观点其实不完全正确的 。 还记得有个老拳师说过:大凡聪明人皆有失厚道 。
我仔细琢磨这句话 , 觉得很有道理 。 越聪明的人 , 心眼就越多 , 思想就越复杂 , 脾气就越傲气 , 最后落得一个“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结局 。 大家还记得《神雕侠侣》中 , 为什么老顽童的“一心二用 , 双手互搏”的本领 , 只有愚钝而老实巴交的郭靖和对世事一窍不通的小龙女继承下来了呢?为什么机灵百变的黄蓉和狡黠的杨过无论怎样都学不会呢?其实说到底 , 就是他们皆不厚道 , 有失纯朴之心 , 赤子之心 。
有很多人都不明白 , 为什么在中国的学问中 , 都把“德行”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 , 若是失了德行 , 就会被人骂为“缺德” 。 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 , 留下的文章也是分为《道经》和《德经》 , 后人合在一起为《道德经》 。 这可以看出 , 道家始祖老聃是把“德”的地位和“道”相提并论的 。
很有意思 , 中国的很多精妙学问 , 尤其是玄学 , 若是少了“德行” , 是学不会的 。 这一点 , 在西方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 。 他们不会明白 , 就是单纯的学习知识而已 , 为什么还要和人的品德联系起来 , 这也太“玄”了吧 , 完全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两码事嘛!
中国的传统学问 , 大部分都是靠传承的 , 师传徒 , 父传子 , 一代代的往下传 。 为什么中国如此注重“尊师重道”?
为什么把老师也列入到“天地君亲师”中 , 其实就是要徒弟和师傅的心灵去契合 , 做到心心相印 , 师傅的良性信息才能如流水一般流到徒弟的身上来 。 如果徒弟心术不正 , 或是对师傅充满了怀疑 , 或是自己本身杂念太多 , 那么就难以接受到师傅的绝学 。
在传法的过程中 , 作为师父 , 总在无时不刻观察着徒弟的心性 , 品性 , 德性 , 总于细微处去体察你 , 感觉到你真正可教 , 而心态又正好和师父契合一致的时候 , 也许那一瞬间 , 你就悟道了 。 这种体悟 , 不是当事人 , 永远难以明白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什么家有柯基:柯基幼犬可以吃什么 小柯基吃什么又营养又健康?
- 为什么要学会放手?是为了放过自己
- 一个人真正的独立,是从攒钱开始的
- 东西方健康艳丽才是最好的,东西方的审美,是有很大差别的
- 运动 咖啡真的不健康吗?到底能不能减肥?
- 人参“减法”更健康,参谷无硅油健康洗护挑战三大极致体验
- 张靓颖|张靓颖:在父母离婚阴影中长大,失婚后情感状况怎么样?
- 血糖 糖尿病人建议要减肥,那如何才能健康安全的减肥呢?不妨看看!
- 进行肌肤更新的两大关键词
- 急救这些品牌面霜具有超强的修复能力,帮助缔造健康、富有弹性的肌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