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节气的处是什么含义 处暑的处是什么意思

导语:处暑节气过后,人们会感到比较明显的降温,有时候可能会出现较大的降水过程 。有些朋友想了解更多关于处暑的内容,那么,大家知道处暑的处是什么意思?处暑节气的处是什么含义?以下内容值得大家一看 。
处暑的处是什么意思
处暑的处意思是躲藏、终止的意思 。处暑,“处”是躲避之意,二十四节气之一 。处暑节气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日左右 。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0° 。意思是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了,这时冷空气南下次数增多,气温下降逐渐明显 。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
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 。”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
“暑”在古汉语里就是热的意思,二十四节气中根据一年中气温的不同,“暑”也分为三个级别,分别是:小暑、大暑、处暑 。其中小暑是立夏过后,气温稍高有暑意但也不是很热是为小暑 。大暑比之小暑热力要更甚,刚好处在中伏前后,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俗语说,小暑不算暑,大暑正伏天,就是这个意思 。同时,大暑这一时期,也正是降雨旺盛时期 。蒸发量大,空气湿度大,就形成了即热有闷的特点,也是人们最难受的“桑拿天” 。最后的处暑,已经是立秋过后的节气,虽有“暑”但处暑表示的是暑热停止的意思 。从处暑过后,暑热结束,天气转凉就进入秋天了 。
处暑的意思是:暑天到此处就结束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
处暑节气注意事项
一、多睡一小时
处暑是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因此,从养生的角度来看,此时起居作息应作相应调整 。
专家表示,增加睡眠一小时,并且保证有质量的午觉,可以让人保持精神,也可在冬天来临之前保存能量,养精蓄锐 。尤其是对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气血阴阳俱亏,会出现昼不精,夜不瞑的少寐现象 。因此可以在晚上提早入睡,并且坚持午睡的好习惯,即使睡不着,但闭目养神也是对身体有好处的 。
现代研究发现,夜间0至4点,体内各器官的功能都降至最低点;中午12至13点,是人体交感神经最疲劳的时间 。有统计表明,老年人睡子午觉可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 。因此,子午觉既有防病保健的意义,又符合养生道理 。
对于年轻人来说,充足的睡眠可以让学习工作更精力充沛,同时也可以减少“秋困”的出现 。
二、多吃清热安神食物
“病从口入”,饮食与疾病很容易“挂钩” 。处暑之后,早晚温差变化开始明显,肠胃接受不了忽冷忽热的刺激,胃酸分泌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抵抗力和适应性就会随之降低,这时候容易出现一些肠胃病,患有慢性肠胃病的患者,往往会出现反酸、腹胀、腹泻、腹痛等症状 。加之饮食不当,这种不适的情况还会进一步加重,因此在饮食方面一定要谨慎 。
从养生的角度来看,处暑节气适宜进食清热安神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黄鱼、干贝、海带、海蜇、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但这些食物一次进食不可太多,做到少食多餐 。另外,随着气侯渐渐干燥,身体里肺经当值,这时可多吃滋阴润燥食物,防止燥邪损伤 。如梨、冰糖、银耳、沙参、鸭子等养阴生津的食物,或黄芪、党参、乌贼、甲鱼等能益气保健的食物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