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鱼为什么不能养殖,带鱼到底能不能养殖?你喜欢吃带鱼吗?( 三 )


带鱼分布比较广,以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最多,我国沿海各省均可见到,其中又以东海产量最高 。
每100克带鱼中含热能531千焦(127千卡),蛋白质17.7克,脂 肪4.9克,糖类3. 1克 , 胆固醇76毫克 , 维生素B, 0.02毫克,维生素 B20.06毫克,维生素A 29微克,维生素E0.82毫克,烟酸2.8毫克 ,  钾280毫克 , 钙28毫克,铁一2毫克,锌0.7毫克,钠150. 1毫克,镁 43毫克,铜0.08毫克 , 锰0. 17毫克,磷191毫克,硒36.57微克 。
带鱼含有均衡的维矿物质,是人体补充能量的极佳食物之一!
 

带鱼为什么不能养殖,带鱼到底能不能养殖?你喜欢吃带鱼吗?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带鱼不能人工养殖是为什么?带鱼属于洄游性鱼类 , 极难在小的池塘或者较小海域生存 。故现在还没有人工养殖带鱼 。带鱼现如今还不可以人工养殖,主要是近海捕捞,由于超量捕捞 , 存养量已成急剧萎缩的状态,最近远洋捕捞逐年增加,但质量不够好,现我国的带鱼主要来自舟山渔场 。 
带鱼属的额骨特征差异,其实十分细微 。简单说来,把鱼头煮烂,左右额骨可以分离则说明骨化程度低,是带鱼;而左右额骨愈合不可分离说明骨化程度高,是南海带鱼 。这样细微的差别,没有大量细致工作和出色的观察力是难以把握到的 。在我国鱼类研究界 , 王可玲先生区分带鱼和南海带鱼的工作被视作传奇 。 
带鱼和大黄鱼、小黄鱼、墨鱼并称为中国四大渔业,它们曾经资源丰富,适于捕捞开发,是我国的重要食物来源,因此又被称作“四大家产” 。自上世纪末以来,“四大家产”都经历了严重的过度捕捞 , 小黄鱼和墨鱼资源衰退,大黄鱼资源已近枯竭 。但带鱼不一样,至今产量都很高 。《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东海区(包括浙江、江苏、福建及上海“三省一市”)产量为69.96万吨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2011年农业发展状况》 , 2011年全中国的羊肉产量,也就393万吨 。 
带鱼捕捞 , 即使经历了许多波动 , 但至今仍有相当高的产量,于是人类也就没太大必要去研究养殖 。加之带鱼习性凶猛、栖息水域较深,相关基础研究仍待深入 。综合这些原因,美味可口的带鱼完全依赖海洋渔业 , 并无带鱼养殖产业支撑 。整个带鱼产业,都是海洋的馈赠 。只要我们不毁掉这份大礼,也就不必像发展大黄鱼养殖那样,投入大量资源,研究带鱼的养殖 。为了不让养殖带鱼的时代来临,需要的不只是渔民、渔业研究者和渔业管理者共同的努力,更需所有人的支持和认同 。
带鱼是一种深海鱼,在水下30米到200米的海域生活,它的特性是耐高温,渔民的浅海区海水深度达不到带鱼生存的负压要求 , 因此无人养殖带鱼 。带鱼生性比较凶猛,主要以磷虾为食 , 不过很贪吃,有时还吃同类 , 所以人工养殖也有很大难度 。
这是因为带鱼对外界环境的要求特别的高 , 而且它们的食量也特别的大,所以不能够人工养殖 。
【带鱼为什么不能养殖,带鱼到底能不能养殖?你喜欢吃带鱼吗?】因为带鱼的生存环境是非常严格的,而且带鱼只生活在深海地区,是不可能进行人工养殖的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