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视点 天津市胸科医院:“胶囊”起搏器让95岁老人生命延续


医药视点 天津市胸科医院:“胶囊”起搏器让95岁老人生命延续
文章图片

近日 , 天津市胸科医院许静教授 , 孙姗教授团队又成功为一位95岁超高龄老奶奶植入Micra无导线起搏器 , 该例为天津市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最高龄患者 。 2020年 , 该团队曾为一位94岁老人植入无导线起搏器 , 成为全国第二高龄无导线起搏患者 。
患者女性曾于2004年5月 , 出现头晕 , 心悸 , 偶黑蒙及晕厥进行起搏器安置治疗术 , 植入当时国内最新双腔起搏器Medtronic Kappa KDR901 。 2012年8月起搏器电池耗竭需要更换 , 恰逢双腔带MVP最小化心室起搏功能起搏器刚刚进入中国市场 , 为了减少心室起搏对于心功能的影响故做此选择 。 近日发现第二块起搏器电池接近耗竭 , 需再次进行起搏器更换术而收治入院 。
检查发现 , 患者血压89/55mmHg , 心电图呈持续性房颤 , \t由于已是第三次更换 , 电极使用寿命已超过17年 , 为避免今后电极故障再次手术 , 需要制定最符合患者实际需求的诊疗方案 , 天津市胸科医院许静教授 , 孙姗教授团队综合考虑 , 超高龄患者再次手术的感染风险大;皮下脂肪薄 , 患者患有脑梗长时间手术配合能力差等因素;以及老电极已植入17年存在磨损和脱位风险且持续性房颤符合单腔起搏器适应症 。 认为保留原起搏器和电极并调整为OVO模式 , 新植入体积最小无电极设计的Micra无导线起搏器 , 最大程度减轻患者痛苦及再手术风险 。
据介绍 , Micra无导线起搏器如同药物胶囊大小 , 重量仅1.75克 , 电池寿命长达12年 , 兼容全身磁共振扫描 。 植入后 , 患者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 能改善患者体验 , 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 相比传统的起搏器植入手术 , Micra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手术耗时短 , 且患者没有伤疤、电极、囊袋 , 可避免传统起搏器手术在穿刺和导线植入后可能出现的气胸、电极磨损、移位、囊袋感染等并发症 。 尤其适合有传统起搏器并发症、感染风险大、解剖或血管异常、不需要频繁起搏的患者 。
【医药视点 天津市胸科医院:“胶囊”起搏器让95岁老人生命延续】25日下午 , 许静教授 , 孙姗教授带团队为患者施行手术 , 在患者局部麻醉后 , 医生穿刺右侧股静脉建立通路 , 将无导线起搏器送入右室间隔 , 选定合适的位置 , 确认固定及工作参数良好 , 成功释放后完成手术 , 用时仅25分钟 。 整个手术中 , 患者配合良好 , 第二天即可下床自由活动 。 术后检查起搏器参数良好 , 患者精神状态佳 , 向全体医务人员竖起大拇指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