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的 哪一民族把奶制品称为白食,草原的美食有哪些( 七 )


为纪念和显示蒙古包的民族特色 , 现在内蒙古的好多城镇用水泥和砖建造蒙古包用做开饭店或酒店 。勒勒车,是蒙古族牧民使用的传统交通工具 。一般多以桦木或榆木加工制成 。其特点是车轮大、车身?。刂乜纱锸俳锬酥燎Ы?。适于草地、雪地、沼泽和沙漠地搬迁和拉东西 。牛拉勒勒车排成长长的队缓缓远行 , 显示了牧区特有风情 。蒙古轿车是在勒勒车的基础上制作而成 , 是专门供乘坐人员的车 。其特点是在勒勒车体上用柳木条弯曲成半圆形的车棚 。棚周围包以羊毛毡,形成篷帐,用以遮阳光、挡雨、防雪、御寒 。这种轿车主要用于外出探亲访友、接送亲人以及婚姻嫁娶等 。现在富裕起来的牧民们已购买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勒勒车、蒙古轿车的使用逐渐成为历史 。
蒙古族的传统饮食大致有四类,即面食、肉食、奶食、茶食 。通常,蒙古族称肉食为“红食”,蒙语叫“乌兰伊德”;称奶食为“白食”,蒙语叫“查干伊德”(纯洁、吉祥、崇高之意) 。而农区多以谷物蔬菜为主食,以肉食为辅 。
马奶酒:每年七八月份牛肥马壮,是酿制马奶酒的季节 。勤劳的蒙古族妇女将马奶收贮于皮囊中,加以搅拌,数日后便乳脂分离 , 发酵成酒 。马奶酒性温,有驱寒、舒筋、活血、健胃等功效 。被称为紫玉浆、元玉浆,是“蒙古八珍”之一 。曾为元朝宫廷和蒙古贵族府第的主要饮料 。忽必烈还常把它盛在珍贵的金碗里,犒赏有功之臣 。随着科学的发达 , 蒙古人酿制马奶酒的工艺日益精湛完善,不仅有简单的发酵法,还出现了酿制烈性奶酒的蒸馏法 。因而六蒸六酿后的奶酒方为上品 。
手扒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品方法之一,也是蒙古族日常生活中肉食的主要吃法 。做法是将肥嫩的绵羊开膛破肚,剥皮去内脏洗净,去头去蹄,洗净,卸成若干块,放入白水中清煮 , 待水滚肉熟即取出,置于大盘中上桌 , 大家手拿蒙古刀大块大块地割着吃 。因不用筷子,用手抓食而得此名 。
奶制品:蒙古族的奶制品可为多种多样 。有黄油、奶皮子、奶酪、奶豆腐、奶油、酸奶、奶渣、奶糕等 。奶豆腐,也称奶干 。做法是把鲜奶放置发酵后,撇取上层白奶油后,倒入锅里煮熬 。等奶子呈老豆腐状,装入刻有各种图案的木模,放通风处晾干即成 。白色透明有油性的为上品,发黄较硬的次之 。奶皮子的做法是将新鲜牛奶放入铁锅中,用文火熬,待牛奶稍微滚起后,用勺子不断翻扬,至泛起泡沫为止,停火后,冷却到第二天,一层奶脂凝结于表面,像蜂窝状麻面圆饼,用筷子挑放在案板上 , 折成半圆形,在通风处晾干 。放入茶中或跟炒米拌在一起吃均可 , 香甜可口,营养价值极高 。秋季是制作奶皮子的最佳季节 。
炒米:又称“蒙古米” 。是用糜子米炒制而成的脆炒米和硬炒米 。脆炒米的做法是把糜子浸泡,也有的用温火煮到一定程度,使米泡胀 。之后拿出晾干,再倒入锅中翻炒 。有的在铁锅里放入细沙,待沙子烧红后放入适量的泡胀的糜子,用特制的搅拌棒快速搅拌,待米迸出花且水分蒸发完毕,火速出锅并过筛子 。这样炒制的米呈黄色,米粒看似坚硬,实则吃时干脆,色黄而不焦,带有特殊的香味 。硬炒米的做法更为简单,不放沙子,也不用泡水,干炒到半生不熟即可 。炒米主要的吃法是脆炒米用于泡奶茶喝,硬炒米可以煮肉粥或干饭 。此外,还可以直接食用 。用奶茶泡着吃时,加黄油、奶豆腐,味道则更佳 。还可用酸奶或鲜牛奶,加上奶油、白糖等泡食 。由于炒米具有味美 , 食用方便且耐饥的特点,因而成为蒙古族生活、生产、旅行中不可或缺的食品 。蒙古族有“暖穿皮子,饱吃糜子”的俗语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