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历在古代主要用于指导,中国传统农历属于阴阳历在古代主要用于指导什么活动( 二 )


农历平年为十二个月;闰年为十三个月 。月份分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其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 。一年中哪个月大,哪个月小,由计算决定 。
农历以阴历(华历)为基础,由于阴历是以月相变化为依据,不考虑地球绕太阳的运行,因而使得四季的变化在夏历上就没有固定的时间,不能反映季节转换;但华历可以反映潮汐现象,是古时指导海事活动的指南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阴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阳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农历
农历是我国一种传统历法,也叫做阴历 。
农历虽然被称作阴历,但是并非阴历,而是一种阴阳合历,之所以这么叫是因为它把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轨迹都融合起来了,是农业上最常用的一种精准计算可利用时间段的方法,对农业有着极大的帮助 。
公历是现在国际上公用的历法 , 一般是以太阳回归周期作为一年,然后把这一年分为十二个月,每个月分为30天、31天、28天或者29天,一般一年时间有365天 。若遇“闰年”,则是366天 。
阳历是太阳历,以四季循环的回归年为基本周期,与月亮的圆缺变化无关,其中每一年的日数和月数是由人来规定的 。
扩展资料
1、农历是阴阳历,以月相变化周期朔望月作为历月的基础,又根据太阳回归年周期来计算一年的时间 。一般在朔日时定为每月的初一,两个朔日之间的日期就是一个月 。
2、根据朔日时间的长短来决定每个月份的时间 , 大月为30天,小月为29天,一年则设为12个月,一般是354或者355天 。当历年中有闰月 , 也就是重复一个月,那这一年就有13个月,一年时间也就变成了384天或者385天 , 这一年也被叫做闰年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农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阴历
历法就是制定日历,安排年、月、日的法则 。它的任务是:适当的编排出年、月、日的关系,具体决定一个年号的月数和日数,给每一个日子编上一个号码 。
阳历也就是公历,它是国际通用的 。阳历以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定做一年 , 共365天5小时48分46秒 。平年只计365天这个整数,不计尾数;一年分做12个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二月只有28天 。四年的尾数积累起来共1天光景,加在第四年的二月里,这一年叫做闰年 。所以闰年的二月有29天 。
阴历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定做一个月,共29天半 。为了算起来方便,大月定做30天,小月29天,一年12个月中,大小月大体上交替排列 。阴历一年只有354天左右,也没有平年闰年的差别 。
由于阴历不考虑地球绕太阳的运行,因此使得四季的变化在阴历上就没有固定的时间 , 它不能反映季节,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 。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后来人们定了一个折衷的历 , 就是所谓阴阳合历 。现在我国还在使用的夏历(也有人叫它农历或阴历),就是这种阴阳合历 。它跟阴历一样 , 也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定做一个月,也是大月30天 , 小月29天,可是它又用加闰月的办法 , 使得平均每年的天数跟阳历全年的天数相接近,来调整四季 。夏历约每过二、三年多一个闰月 。
【阴阳历在古代主要用于指导,中国传统农历属于阴阳历在古代主要用于指导什么活动】“农历”和“阴历”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阴阳历在古代主要用于指导,中国传统农历属于阴阳历在古代主要用于指导什么活动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阴阳历古代用于为了协调阳历年与阴历年之间的天数 , 于是产生了阴阳历,即现行的农历,采用的方法是在历法中加入二十四节气以及“19年7闰”法(即在19个农历年中加上7个闰年 。农历闰年因为多了个闰月,因此一年有383天-385天,而农历平年一般有353天-355天)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