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吃菌子顺口溜,形容云南菌菇的诗句( 三 )


云南吃菌子顺口溜,形容云南菌菇的诗句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3、年年上演“大型中毒现场”,云南人到底为什么这么爱吃菌子?
“云南人吃菌子不要命”的江湖传闻,有许多不同版本,有的特别迷幻,沙发上划船、水母满天飞;有的耸人听闻,轻则上吐下泻,重则当场身亡 。但种种危险,依旧挡不住云南人吃菌的热情 。
在云南人眼里,吃菌也有鄙视链,只有野生菌才配叫菌子 , 人工培育的那只能叫蘑菇,没有灵魂 。
和云南人聊香菇金针菇,大概率会遭遇白眼,干巴菌、松茸、鸡枞菌、牛肝、松露、牛肚菌、虎掌菌、青头菌……那才是故乡的味道,许多菌子都是云南独有 , 外地长不出来 。只要菌子季一到,记忆中菌子的鲜味就会在舌尖萦绕,所以许多云南人无论距离多远,工作多忙,都会专程赶回家乡吃菌 。
云南的菌子季通常从6月开始,一直持续到10月,这绝对是特定时令才能有的鲜味体验 。菌子随着雨水而来,在7、8月数量达到顶峰,而这也是昆明的 木水花野生菌市场 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 。
木水花市场距离昆明火车站不过10分钟车程,发黄的瓷砖上贴着劣质的塑料红字,就算是招牌了 , 这里号称是全国最大的野生菌市场 , 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野生菌集散市场 , 摊贩却都大多只拿个小马扎坐在地上 , 面前大小各异的塑料篮子里 , 装满五颜六色的菌子 , 只有本地人才能叫上名字 , 这些菌子大多都是早上刚从深山野林里新鲜采摘后直接运送到城里来的 , 沾满泥土 。
懂行的人进来,会直奔“菌王”林俊熹的商铺,他是顶级的菌子供应商,为全国各地的酒店、高级餐厅供货 。“菌王”的名声在外,让人以为会是个满脸横肉的狠角色,但林俊熹本人却是个精瘦温文的中年男子,说话轻声细语,爱听带点禅意的轻音乐,完全看不出来已经在菌子行业里摸爬滚打了几十年 。
他今天刚得到一笔订单,是为自己的老朋友、滇菜大厨刘新,挑选一些新鲜的菌子,这让林俊熹微微犯难 , 现在才六月,最近又没有雨水,菌子可能还没长出来呢 。
多年前,刘新还没有离开昆明 , 在菜市场偶遇林俊熹,打过几次交道后,便发现了他的“菌王”特质,菌子的品质极好,也从不以次充好,无论买多买少,他都会认认真真准备,保质保量 。
“而且,他知道哪里的菌子好”,刘新对这位好哥们赞不绝口 。虽然雨水不足 , 但林俊熹凭着丰富的经验知道,楚雄能采到菌子 。
从昆明到楚雄,车程大约四十分钟,路上林俊熹连续接了许多个电话 。“对对对 , 近期是有货的,我都看过,很充足,但我建议再等一段时间,近期会再下一批菌子,市场上的价格应该会降低一些,到时候买更好” 。
像刘新一样,林俊熹的客户都已相交多年,仍然愿意与他合作 , 是因为他总替客户考虑,与其说是“菌王”,不如说是“菌子采购顾问” 。每年一到菌子季,林俊熹很少睡觉,每天都上紧发条 , 总是一个电话接着另一个电话 , 但他从不厌烦 ,  “一年也就忙这个时候,还好” 。
到了楚雄,林俊熹找到相熟的菇农,吉普车轧着颠簸的山路,曲曲折折盘着红土而上 , 登上海拔约2000米的野山,这里并不是想象中湿润的土地,而是一片暴晒的松林,一地须状的干燥松针,散落着硬邦邦的松子,完全不像会长出菌子来的样子 。
有经验的菇农却很快嗅到了菌子的踪迹,在一些松树的背阴面翻翻刨刨 , 轻松地挖出了一颗金灿灿的菌子,伞盖晒得有些发焦,微微卷起 。林俊熹兴奋地说,这样的菌吃起来是最香的,但随即又担忧地叹气起来 , 可惜雨水少,不然这里会长出一大片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