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潘多拉效应”:对方喜欢上你的本质,其实是神秘感( 二 )


而对于普通人来说 , 好奇心就是“驱动力” 。
读书的时候 , 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
让孩子爱上学习 , 重要的是引导 , 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好奇心 , 而不是勉强 。
你越是勉强孩子 , 逼着孩子去学习 , 他们反而不愿意学习 。
相反 , 如果孩子对学习产生了好奇心 , 他们就会发自内心地去探索课程 , 爱上学习 。
这让我想到了大诗人苏轼的家庭教育 。
苏轼的父母(苏洵夫妇)是如何引导他们兄弟爱上学习的呢?
苏洵在读书时 , 最喜躲在角落里 , 刻意背着孩子读书 。
而他的这种行为 , 愈发勾起了苏轼的好奇心 。
于是 , 趁着父母不在家的时候 , 苏轼和兄弟就偷偷地跑到书房里拿书看 。
殊不知 , 这是父母刻意为之 , 就是为了引导他们爱上学习罢了 。
在亲密关系中更是如此 。
一定不要勉强对方 , 而是要学会利用好奇心 , 引导对方产生兴趣 。
心理学|“潘多拉效应”:对方喜欢上你的本质,其实是神秘感
本文图片

那么 , 异性相处时 , 该如何让我们拥有神秘感呢?
首先 , 跟对方相处时 , 不要太早暴露自己的所有 。
一上来就倾倒所有的人 , 就失去了感情中的主动权 。
就像长跑 , 你第一圈就用光了全部的力气 , 那接下来还有十多圈 , 你怎么跑下去?
匀速 , 才是长跑的制胜法则 。
跟异性相处 , 也要遵循这个原则 。
可以逐渐向对方展现你的价值 , 而不是从一开始就暴露你所有的底牌 。
最简单的例子:
他今天发现你的厨艺特别棒 , 明天发现你写的字很好看 , 后天又发现你唱歌还好听 。
这就是逐渐展现自我 , 释放自身的价值和吸引力 。
他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这个人真的很棒 , 我觉得他身上有太多魅力了 。 ”
白居易在诗中写下:
“千呼万唤始出来 , 犹抱琵琶半遮面 。 ”
为什么这样的场景 , 更有吸引力?本质的原因 , 就是好奇心 。
心理学|“潘多拉效应”:对方喜欢上你的本质,其实是神秘感
本文图片

其次 , 要学会“留白” 。
每次聊天时 , 不要聊太多 , 不要聊太满;
跟对方接触时 , 要学会制造小的惊喜和神秘感;
聊天的技巧 , 要学会引导对方跟你保持相同的情绪和频率 。
不要过度热情 , 而是保持着“若即若离”的状态 。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什么时候最浪漫?就是刚熟悉时的那种朦胧感 。
克制又冲动 , 但最终还是选择了理智 。
心理学|“潘多拉效应”:对方喜欢上你的本质,其实是神秘感
本文图片

今日话题:
你会因为“好奇心”喜欢上对方吗?
【心理学|“潘多拉效应”:对方喜欢上你的本质,其实是神秘感】(文章配图来源网络)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