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颜色的密码( 二 )


朱 , 中间有“木” , 《说文解字》上有解:“朱 , 赤心木 , 松柏属 。 ”所以朱的本义是一种树心为红色的树木 , 这种红木匠最熟悉 。
孔子|颜色的密码
本文图片

蟹壳青的蓝 , 渔人常见 , 雨过天晴的蓝 , 文人常观 。 海棠、石榴、玫瑰都是红 , 小姐们赏了花就了然于心 , 莲青、藕合 , 鱼皮灰 , 船家最懂分辨 。
生活在都市 , 远离了田园青山 , 吃着外卖 , 十指不沾阳春水 , 我们几乎以为苹果和草莓都是菜市场长出来的 , 自然中的颜色就难以明辨了 。 我们享了都市化的福 , 也在承担都市化带来的庸俗 , 从前人的浪漫 , 只当是一场梦吧 。

孔子|颜色的密码
本文图片

“红配绿赛狗屁”的说法在江湖流传已久 , 其实是讹传 。 前人对红绿配确有看法 , 也的确有儿歌传下:
红搭绿 , 一块玉;红配黄 , 亮晃晃;红间黄 , 喜煞娘;黄油大红大绿不算好 , 黄能托色少不了 。
古人喜欢撞色 , 这种搭配方法从当代美术的角度看也是靠得住的 , 关键在于对颜色亮度和灰度控制得得当 。 只要用的好 , 撞色大法好 。
孔子|颜色的密码
本文图片

网上说自古红蓝出CP , 诚不欺人 。 《金瓶梅》中写:妻妾们一起吃酒 , 西门庆发现宋慧莲穿着红袄和紫裙 , 不搭配——那裙子是跟人借的 。 西门庆让人送去一疋翠蓝兼四季团花喜相逢的缎子 , 后来宋慧莲就成了西门庆的情妇 。 这是一段红与蓝的爱情故事 。
孔子|颜色的密码
本文图片

青间紫 , 不如死;紫靠黑 , 丑得哭 。 古人讨厌相近颜色的搭配 。
其实紫色与蓝色也可以搭配得很好看 , 当代流行的“马卡龙色系” , 清爽甜美 , 做了衣服 , 任何颜色都可以相配 。 但这种色系估计孔子不喜欢 。
孔子尚礼 , 推崇“正色” 。 正色就是青、赤、 黄、白、黑, 谓之五方之色 , 对应金木水火土五行 。 间色是“不正”之色, 绿、红、碧、紫、骝黄是也 。 《礼记》曰:“衣正色,裳间色 。 ”如果有人总穿间色上衣 , 孔子就很看不上 。
孔子|颜色的密码
本文图片

孔圣人穿衣服 , “缁衣羔裘 , 素衣麑裘 , 黄衣狐裘”——用黑羔羊皮袍子配黑衣 , 白羊皮袍子配白衣 , 狐皮配黄衣 。 ”这样的穿法 , 放在今天就是最酷的性冷淡风格 。 林语堂说 , 孔子于衣裳配色上有发明之才 。
正色、间色规矩的发明 , 大约是古人想通过颜色与自然沟通 。 五行对应万物 , 五色对应着春夏秋冬、青龙白虎、心肺肝脾 , 这些颜色背后是对自然的崇拜 , 向前便展开了生活的方法论 。
祭祀、战争、婚丧嫁娶因此有了许多关于颜色的规矩 , 比如清朝皇帝祭天 , 要带青金石 , 祭地就要戴琥珀 , 祭日戴珊瑚 , 祭月戴绿松 , 都是为了与天地日月同频 。
孔子|颜色的密码
本文图片

自从有了物理学 , 有了生物学 , 有了电脑 , 人类对于色彩的认知就越发清晰 。 我们可以轻易用电脑调出世界上任何颜色 , 并将其付诸于衣服、金属、印刷品之上 。 从前 , 这是神才有的能力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