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炉香 吃得好的张爱玲,在《第一炉香》里是怎么吃的?( 三 )


文章图片
剁成两三寸的小排过了滚水 , 再在滚油里炸个酥软 , 头一道要下“闷头醋” , 去了小排的腥气;等汁水收得浓稠明亮 , 还要再下一道“响醋” , 这是小排开胃酸味的重要来源 。不然汁水只剩汪汪的甜 , 这是苏州的甜 , 不是上海的糖醋 。
第一炉香 吃得好的张爱玲,在《第一炉香》里是怎么吃的?
文章图片
第一炉香 吃得好的张爱玲,在《第一炉香》里是怎么吃的?
文章图片
图片??丨《皇家流沙包》 ?
肥美紧致的肉被浓稠的糖醋汁包裹 , 酱汁在舌头上迅速化开流淌 , 叮铃铃地给胃敲响了信号钟 。酱汁的香味不仅渗透进肉里 , 吮一吮那微微发白的骨头也回味无穷 。
第一炉香 吃得好的张爱玲,在《第一炉香》里是怎么吃的?
文章图片
图片?丨《皇家流沙包》 ?
03
粉蒸肉:米粉下的酥烂柔情
张爱玲对粉蒸肉也爱得深沉 , 除了《第一炉香》里关于美人瑰丽而贴切的比喻 , 她在另一部小说《心经》里也提到了粉蒸肉 。
许太太对老妈子说:“开饭吧 , 就我和小姐两个人 , 桌子上的荷叶粉蒸肉用不着给老爷留着了 , 我们先吃 。”

  • ——《心经》

粉蒸肉在清朝时起于江西一带 , 在民国盛行至南方各省 , 到了张爱玲的年代更是去到了人气巅峰 。
第一炉香 吃得好的张爱玲,在《第一炉香》里是怎么吃的?
文章图片
上海人惯用肋条肉来做粉蒸肉 , 有用豆瓣酱腌肉的 , 也有用腐乳腌肉的 , 但大多还是爱用生抽和老抽 。
讲究些的 , 蒸肉的米粉也要自己炒 。上海人做事仔细 , 超市买来的蒸肉粉也似乎总不如自己炒的有烟火香 。
第一炉香 吃得好的张爱玲,在《第一炉香》里是怎么吃的?
文章图片
第一炉香 吃得好的张爱玲,在《第一炉香》里是怎么吃的?
文章图片
好的粉蒸肉底部要垫一片荷叶 , 新鲜的荷叶最好 。在蒸的过程中 , 植物的清香一丝丝地沁入肉中 , 大俗大雅都由老饕共赏 。美食家袁枚就评价过:“熟时不但肉美 , 菜亦美 。以不见水 , 故味独全 。”
第一炉香 吃得好的张爱玲,在《第一炉香》里是怎么吃的?
文章图片
在酱汁的包裹下 , 肉片和米粉已经亲密地抱拥在一起 。米粉吸收了肉片的肥腻 , 转向了柔润;而肉片增添了米粉的柔滑 , 软糯地化在嘴里 , 下酒下饭都是极好的 。
第一炉香 吃得好的张爱玲,在《第一炉香》里是怎么吃的?
文章图片
04
熏鱼:太王也吃得的好菜
初识张爱玲的熏鱼 , 是在一篇叫《封锁》的短文里 。
一对长得颇像兄妹的中年夫妇把手吊在皮圈上 , 双双站在电车的正中 , 她突然叫道:“当心别把裤子弄脏了!”他吃了一惊 , 抬起他的手 , 手里拎着一包熏鱼 。他小心翼翼使那油汪汪的纸口袋与他的西装裤子维持二寸远的距离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