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时候 , 曾国藩是一个比较喜欢“争强斗胜”的人 。 在那时候的他看来 , 唯有斗来斗去 , 才能得到自己所想要的东西 , 以及赢得面子 。
后来 , 他在官场中吃了无数的亏 , 哪怕在练湘军的时候 , 也因为性子冲动 , 惹来了小人的阻碍 。 回家奔丧后 , 他痛定思痛 , 才改变了自己的做人态度 。
名声 , 千万不要跟君子争 。 君子 , 是我们所要拉拢的对象 。 一些毫无意义的虚名浮利 , 让给他们就好 。 也许 , 我们会在后期得到更多 。
利益 , 千万不要跟小人争 。 小人 , 没啥为人处世的原则 , 会做出让我们意想不到之事儿 。 既然如此 , 少跟他们有利益上的争斗 , 那我们的日子会好过很多 。
机巧 , 千万不要跟天地争 。 所谓“人有千算 , 不如天之一算 。 ”我们没必要跟老天争来争去 , 反而与之妥协 , 也许老天会有最好的安排 。
 
本文图片 
四、为人处世三七分 , 适可而止活到老 。
这世间有这么一个原则——三七分 。 我们常说的“三分天意 , 七分人事”就是这个道理 。
其实 , 这种“三七分”的原则 , 我们还能运用到生活当中 。 比如说 , 如何吃饭 , 如何运动 , 如何与人交往 , 如何过日子 , 都是适用的 。
吃饭的时候 , 其实吃七分饱就行了 , 要给自己留三分余地 , 不然对胃不好;运动的时候 , 其实锻炼七分就行了 , 其余的三分要留给肌肉去恢复 。
与人交往 , 最好只付出七分的真心 , 还要留三分的心用来防备 , 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 , 害人之心不可有”便是如此 。
这“三七分”的理念 , 说到底就是一种“适可而止”的做人智慧 。 不轻易走极端 , 不让自己处于边缘之地 。 要知道 , “适中”就是“恰好” 。
真正命好的70后 , 会把“适可而止”的理念牢记心中 , 安稳到老 。
【曾国藩|真正“命好”的70后,一踏入50岁会遇到这些信号,那是好报】文/舒山有鹿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白极光|《谢谢你医生》白极光是“搬山道人”鹧鸪哨的后代吗?
- 安全感|老话说“树怕三摇,女怕三撩”,不懂追女人的男人值得一看
- 光棍|临近光棍节,却被分手,面对“不合适”的感情该如何挽救?
- 鹿sama|双十一“剁手”反思:为什么我们总是会买很多“没有用”的东西呢?
- 民警|好友摆下“鸿门宴”,事主3.4万元不见了……
- 苏轼|苏轼:朋友是“无用”的,有用的是圈子
- 蒋先云|《谢谢你医生》:看到蒋先云痛得“尿失禁”,才知姜杉的爱太自私
- 男友|“不跟男人谈钱的女人,在男人心中地位到底如何”
- 消防员|我们能为“蓝朋友”做些什么
- 妻子|“结婚后,工资该不该交给老婆?”3个已婚男人的回答,很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