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课堂气氛的小技巧,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气氛活跃(15)


五. 教师魅力激趣法,以微笑的方式授课 , 塑造教师亲切可感的外在形象
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中,充满微笑地去授课 , 这是一种简单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 。当然 , 这种微笑是发自内心的,是对学生的一种关爱 , 是一种与学生心理上的交流,而非一种矫揉造作、虚假的表情 。学生在洋溢着微笑的课堂中,会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 。现在有些教师在授课时,总是板着面孔,处处想着在学生中树立威严感,这就在无形中就扼杀学生对你的亲切感 。那样的话,试问,学生还愿意和你交流问题吗?其实 , 教师的威严不是建立在严厉的表情基础上的,而是来自于你的学问和修养 。微笑着面对学生 , 其实是一种自信,一种认为自己的魅力可以征服学生的自信 。而板起面孔去说教,往往是因为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征服学生,而运用一种外来的压力去迫使学生去做,我想,这有时似乎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往往不能持久 。因此,语文教师要想使学生在一种欢悦、畅快的课堂气氛中去追求知识,那就要首先自己充满这种情绪,用自己欢悦的情绪去感染学生 。
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造就 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 即有魅力的教师 。一副自 然大方亲切随和的教态,一身时尚端庄搭配得当的衣着 , 一手龙飞凤舞刚柔相济的书法,一口字正腔圆抑扬顿挫的普通话,一段声情并茂慷慨激昂的朗诵,一句委婉动听相得益彰的轻唱,都会对学生的注意力具有无形的控制作用 , 对学生的审美情趣具有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从而激发起学习兴趣 , 焕发课堂活力 。语文教师要将学生带人美妙的文学殿堂,最重要的还得用语文的真正学识去感染学生,使其受到熏陶――教师满腹经纶,才气横溢,授课时,或宏论滔滔,妙语连珠 , 或精点略评,字字珠玑 , 让学生如饮甘醇,定会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具体而言,教师的授课语言要有绘声绘色的形象性,表情达意的准确性 , 辞约意丰的简明性,和谐悦耳的音乐性 , 严密准确的逻辑性,教师用这种语言描景状物,述说人事,说明特征 , 品味诗文,剖析事理,定能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 。语文教师不仅要熟悉教材,对典范的名篇佳 作记忆成诵,而且应形成自己钻研教材的真功夫,能常教常新,能给学生以艺术熏陶与美的享受 , 真正成为学生求知与做人的良师益友 。语文教师出 色的艺术审美能力与艺术创新能力,有助于激活 课堂气氛,使课堂充满朝气与生机,因为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与点拨下 , 能够从教材的字里行间发现 各种静态美、动态美、形态美、色泽美、韵律美,能 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到教材横生的情趣 。不仅如此,教师匠心独运的板书设计也能给学生以美的 享受、美的熏陶,从而激发起学习语文的兴趣 , 焕 发出语文课堂的活力 。
六.要提高教师本身的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是教师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方法、技巧和创造能力的综合表现,它主要表现在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上 。在影响语文课堂气氛的诸因素中,教师的教学艺术是一个重要因素,教师首先应从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放手 , 应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 。同时,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态度、语言和技巧创设一种宽松、和谐和进取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 , 此时,教师也不需担心教学效果如何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