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课堂气氛的小技巧,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气氛活跃(11)


二、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要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 。因此,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 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
1.让学生保持最佳学习心态。
任何学习过程都存在着复杂的心理活动 , 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学生学习的表现与效果截然不同 。当学生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时 , 学习情绪高涨 , 专心致志,课堂气氛热烈而愉悦 。为此,教师应注意:(1)把微笑带进课堂 。微笑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微笑可以征服学生的心灵 。当学生思想走神、思绪信马由缰时,充满理智和期待的微笑,能使学生迷途知返;当学生答问受挫时,满怀鼓励和依赖的微笑 , 能使学生心安智生、柳暗花明;当学生板演成功时,饱含肯定和赞赏的微笑,能使学生自信心大增 , 激起更强的求知欲 。教师亲切的教态、爱抚的目光和鼓励的言语,能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和融洽的合作气氛 , 使学生形成和保持积极主动的良好学习心态 。(2)把成功带给学生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和不同的收获,既提出共同要求,也提出个别要求 。如在课堂作业的配置与处理上,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题量、不同难度的作业,并通过当堂批改或讲评,及时满足学生急于知道作业正确与否的迫切心理需求,开阔学生思路,使那些解题中别出心裁的学生得到赞誉 。这样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 从而形成一种乐于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 。
2.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新知 。
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结论,更要理解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 。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创设探究情境,诱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从中得到探索者的收获,发现者的欢乐,胜利者的喜悦 。可采用:(1)展示知识魅力,激发探究兴趣 。数学知识本身蕴藏着一些有趣的规律和美的因素,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加以挖掘,充分展示其固有的内在魅力,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与强烈的探究欲望 。(2)激发需要的火花,不断激起认知内驱力 。我们不仅要在课的开始创设情境 , 揭示矛盾,引发学生迫不及待地探究兴趣,而且还应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 , 精心设计跳一跳 , 摘得到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常地处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矛盾之中,不断从内心迸发出需要的火花,始终保持一种紧张的、富有创造性的精神状态,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 。
三、创设悬念引发课堂气氛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不愿活跃课堂气氛,也不知怎样活跃课堂气氛,惟恐一发而不可收,形成了灌输式的教育,学生在听话的听教师讲课 , 整节课下来 , 教师讲得多 , 学生说得少 。课堂上教师在唱独角戏 , 下面的学生静如一潭死水,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导致了教与学被割裂开,处于对立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的情境 , 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 让课堂气氛活泼起来 。学生在悬念下产生认知矛盾 , 对疑问有了探究的欲望 , 自觉地去思考 ,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师让学生大胆发言,组织讨论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