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的文雅说法,中国农历十二个月份的常见别称( 八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3、四季与十二月的雅称一月:正月、春王正月、孟春
二月:如月、杏月、仲春
三月:桃月、季春
四月:余月、清和月、槐月、孟夏
五月:皋月、榴月、蒲月、端月、仲夏
六月:且月、荷月、伏月、季夏
七月:相月、桐月、巧月、霜月、孟秋
八月:壮月、桂月、仲秋
九月:玄月、菊月、季秋
十月:阳月、小阳春、孟冬
十一月:辜月、仲冬
十二月:涂月、腊月、嘉平月、季冬
春天的雅称
阳春 我国南方人民给春天以“阳春”和“阳春三月”的美称 。如李白诗云:“阳春召我以烟景” , 正是对春天绝妙的写照 。
三春 昔日农历以正月为孟春 , 二月为仲春 , 三月为季春 , 合称“三春” 。孟郊就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诗句 。
九春 古时的“三春”3个月共90天,10天为一春,故有“九春”之名 。阮籍的笔下就有“悦怪若九春,馨折似秋霜”的名句 。
青春 春天万物复苏,草木繁茂,生机盎然 , 一片青绿 , 因之呼春天为“青春” 。杜甫的绝句“白日放歌须纵酒 , 青春作伴好还乡”即指此 。
芳春 春天百草萌发 , 万紫千红 , 欣欣向荣,故有“芳春”之名 。如陆机诗曰:“烈火厉劲草,丽服鲜芳春 。”
青阳 春天阳光明媚,暖意洋洋 , 故有“青阳”之美称 。如陈子昂就有“白日美不归 , 青阳时暮矣”的诗句 。
艳阳 春天阳光灿烂,和风丽日,故称“艳阳” 。如清代华广生辑俗曲集《白雪遗音?艳阳天》中说:“艳阳天,和风荡漾 , 杨柳依依”;再如鲍照的诗句:“艳阳桃季节 , 皎洁下成妍 。”
我国实行夏历时间很长,在民间 , 人们根据节气、农事等又分别将正月称早春 , 二月称酣春,三月称晚春、暮春或末春 。此外,春天还有“阳节”、“昭节”、“淑节”、“韵节”及“苍灵”等雅称 。
另外,春天各月还有下列别称:一月又叫陬月、孟陬,二月又叫令月、杏月,三月又叫蚕月、桃月 。
夏季的雅称
朱明 古代称夏为“朱明” 。《尔雅?释天》:“夏为朱明”,注:“气赤而光明 。”《汉书?礼乐志》:“朱明盛长,敷与万物 。”
朱夏 据《尔雅?释天》曰:“夏为朱明”,后因称夏季为“朱夏” 。三国魏曹植《槐赋》曰:“在季春以初茂,践朱夏而乃繁 。”杜甫有诗云:“我有阴江竹,能令朱夏寒 。”
长嬴 《尔雅?释天》:“春为发生,夏为长嬴,”也作“长赢” 。赢,通盈 。谓使草木长盈者为夏,故称夏为长赢 。
长夏 《素问六节藏论》:“春胜长夏,长夏胜冬 。”注:“长夏者六月也 。”也泛指夏季 。杜甫有诗云:“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
昊天 《尔雅?释天》:“夏为昊天 。”郭璞注:“言气皓旰 。”
槐序槐树夏季开花,故称夏为槐序 。明杨慎《艺林伐山?槐序》:“槐序,指夏日也 。”
炎节 唐钱起诗曰:“单车动夙夜,越境正炎节 。”
三夏 夏季三个月,简称“三夏” 。《乐府诗集?子夜四时歌?夏歌》曰:“情知三夏熟,今日偏独甚 。”
九夏 夏季共90天 , 简称“九夏” 。陶潜《荣木》诗序有“日月推迁,已复九夏”之句 。范椁诗曰:“情知已是秋风后 , 留作明年九夏寒 。”
农历四、五、六月为夏季,古时分别称为孟夏、仲夏、季夏 。孟夏又称为“初夏”、“首夏”、“槐夏”,均是四月的别称 。仲夏是五月,“仲”是一季中的第二个月,又称为“超夏” 。季夏是六月,即末夏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