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爱吃零食饮料患肥胖性肾病,常常吃零食会对身体有什么坏处?( 八 )


扩展资料:
垃圾食品(Junk Food) , 是指仅仅提供一些热量,别无其它营养素的食物,或是提供超过人体需要,变成多余成分的食品 。
垃圾食品包括:油炸类食品、腌制类食品、加工类肉食品(肉干、肉松、香肠、火腿等)、饼干类食品(包括所有加工饼干)、汽水可乐类饮料、方便类食品(主要指方便面和膨化食品)、罐头类食品(包括鱼肉类和水果类)、话梅蜜饯果脯类食品、冷冻甜品类食品(冰淇淋、冰棒、雪糕等)、烧烤类食品 。
参考链接:百度百科-垃圾食品

小学生爱吃零食饮料患肥胖性肾病,常常吃零食会对身体有什么坏处?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在班上吃零食的坏处向零食说‘不’
在学校,我们看到很多学生爱吃零食 , 学生贪吃零食的现象比比皆是,尤其是一部分学生,他们整天零食不离口 。上课时,他们趁老师不注意常拿出零食来吃 , 零食袋也常被扔得满地皆是;在家里 , 他们常常抱着零食吃得津津有味,而忽略了正常的进餐 。
有不少老师认为:孩子喜欢吃,家长乐意给钱,小事一桩 , 不必小题大做 。其实不然,经常贪吃零食 , 容易引起学生偏食、厌食 , 造成营养不良 , 贪吃零食还容易养成不良品行,学生一天少则几角 , 多则几元,久而久之,不知钱财来之不易,养成了奢侈挥霍的劣性 。贪吃零食既伤身体又污染环境,绝非小事,教师必须对学生晓之以理 , 正确引导 , 采取措施,及时根治 , 严防不良习惯污染学生纯洁的心灵 。
这看起来是一些小事,往往被老师和家长忽略了,但这样一些孩子整顿饭不想吃,总爱吃零食,长期下去就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 。造成孩子吃零食的原因主要有下面两点:
有的家长过分娇惯孩子 , 一切由着孩子的性子来,孩子要吃什么,就买什么,走着也吃 , 站着也吃,久而久之,养成了吃零食的习惯 。
有一些家庭饮食没有规律,吃饭时间或早或晚,不能养成定时定量的习惯 。有时做饭晚了,又怕孩子饿着,就给孩子吃饼干、糕点之类零食,使孩子的胃肠负担加重,消化系统的功能紊乱而降低食欲,到吃饭的时候都吃不香了 。
孩子吃零食是一种不卫生的坏习惯,老师和家长都要引起注意,要花大力气教育孩子改变吃零食的习惯 。为此,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
1、开展“吃零食好不好?”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先引导学生查资料,了解吃零食的利弊 , 再与家长讨论吃零食好不好,然后在班上开展“吃零食好不好?”的辩论会和“向零食说‘不’的主题队会,引导学生列出常吃、乱吃零食的弊端,并通过自编、自演的小品教育学生向零食说‘不’ 。
2、老师结合具体事例,通过多种途径教育小学生不要吃零食,少吃零食,让学生明白吃零食对人体健康发育的危害,让小学生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吃零食的坏处 。在全班学生教育的基础上,教师还注意做好个别学生的工作,分别找爱吃零食的小学生谈话 。首先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和一天里的饮食情况,然后提出具体要求,如告诉他们在饭前一个半小时 , 不能吃零食 。过几天后,教师要询问学生的饮食改变情况 , 发现有进步,应及时表扬;反之,要给以适当的批评 , 帮助他们克服吃零食的习惯 。
3、进行家访或开家长会 。教师和家长积极配合,共同帮助学生改掉吃零食的坏习惯 。首先让家长管好自己的钱包 。不管家里钱多钱少,多子女不能敞开口子给钱,更不能动辄用金钱“许愿”,决不能让孩子拿钱去大肆挥霍 。家长给钱应该有个明细帐,一分一角都应该有详细的记载 。给钱正是教育的好时机,该给则给,不该给的就坚决不给,决不能迁就溺爱孩子 。这样,从小就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克服乱吃零食的坏习惯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