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落架的作用,飞机的主起落架与前起落架是什么关系?( 二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飞机起落架的防扭臂作用是什么?防扭臂一端连接轮轴,一端连接着旋板式减摆器 。当飞机高速滑行时,轮胎会产生围绕立轴往复式的摆动谐振 , 并且每种机型都会在某一定的速度下使这个谐振引起起落架系统的共振造成起落架折断 。所以安装减摆器系统就是为了控制这个谐振的频率和摆动幅度,使其始终处在安全的范围之内,以保证飞行安全 。
连接减震器的内筒和外筒,使内外筒之间只能伸缩,不能转动 。
主起落架防扭臂:防止减震支柱的内筒和外筒出现相对转动

起落架的作用,飞机的主起落架与前起落架是什么关系?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飞机起飞多少时间后收起落架 起落架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四个: 承受飞机在地面停放、滑行、起飞着陆滑跑时的重力; 承受、消耗和吸收飞机在着陆与地面运动时的撞击和颠簸能量; 滑跑与滑行时的制动; 滑跑与滑行时操纵飞机 。
飞机由地面静止转向空中飞行的整个过程称为起飞 。准确的说,起飞是指飞机从起飞线(此时飞机相对于地面的速度和高度都为零)开始滑跑到离开地面,并且爬升至安全高度(一般在25米左右)为止的加速运动过程 。
一般喷气式飞机的起飞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地面滑跑、离地、加速爬升 。
当飞机得到起飞命令以后,飞行员加大飞机的油门开始滑跑,当滑跑速度达到一定数值(离地速度)时,飞行员向后拉驾驶杆使飞机的迎角增加 , 这样飞机的升力就随着滑跑速度和迎角的增加而增大 。当升力增加到大于飞机的重力时 , 飞机便开始离开地面 。以后,飞机继续加速爬升,当飞机爬升到离地面10~15米时,飞行员便开始收起落架以减小飞行阻力 。当飞机爬升到安全高度以后,起飞阶段就结束了 。
飞机的着陆过程是指飞机从空中飞行状态降低高度和速度,回到地面的整个过程 。它是飞机起飞的逆过程,一般来说 , 飞机的着陆过程常常包括五个阶段:下滑、拉平、平飞、飘落、滑跑 。
当飞机准备降落时,起落架放下,开始以稳定的速度沿一条近乎斜直线的航迹下滑 。当下滑到离地面6~12米左右时,飞机向后拉驾驶杆,迎角增大 , 进入拉平阶段 。随后飞机的航迹逐渐转为水平,同时速度逐渐减小,而后进入平飞阶段 。在平飞阶段飞机为了在速度减小的情况下保持水平飞行,飞机的迎角继续增加,飞行速度进一步减小 。当迎角增加到不能再增大时,飞机在重力的作用下逐渐下沉,开始进入飘落阶段 。当飞机飘落至起落架的主轮接地时 , 飞机便开始在地面滑跑,飞行员操纵刹车和减速装置继续减速 , 直至飞机完全停下来 。
如4楼所说,速度过快,气流会损坏起落架 , 所以老式的螺旋桨飞机可以不收起落架,现代速度快的飞机在起降期间,因速度较低,也可不收起落架飞行 。另外还要考虑飞机设计时确定的起落架强度,比如海军用于航母起降的,起落架设计强度就会大于陆基飞机起落架强度 。所以起落架收放时间是以飞机速度确定的 。
达到V2就是起飞速度离地后,在收襟翼前收…不能太晚…速度过快会被气流损伤…
只要确定升力足够久可以了,即只要飞机能拉起来!一般几秒就够了 。
只要离地30米就可以收起落架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