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决定空窗期之前,职场人也做了充分的准备 。根据《报告》,储蓄数字越大,职场人空窗期的底气就越足 。分别有49.3%和30.7%的受访者表示,当兜里存款不低于2万、10万时才敢于按下暂停键 。仍有14.7%的人不在乎存款数字、有“说走就走”的底气,这份底气占比最高的的群体是00后的职场人 。
85.3%坦然接受空白经历 , 利用间歇期进行职业充电
《报告》显示,对于职场中的空白经历,85.3%的职场人会坦然接受 , 在他/她们看来,人生有时候就是需要停下来 。而在经济放缓的当下,14.7%受访者在这个阶段深感不安,并表示生存的压力大于生活的意义和尊严 。具体到年龄层,人到中年的80后“不安全感”比例最高(20%);95后们则是最淡定的人群,不安感的占比仅7.4% 。
调研发现,提升工作技能(57.7%)、兼职劳动(32.3%)、旅行出游(31.3%)是职场人度过空窗期最常见的三种方式 。除此之外,处理家事、陪伴家人(23%);读书充电、学习进修(21%);结交新朋友、拓展人脉资源(13%)也是另类充电形式 。也有32%表示这期间一直在找工作,了解行业动态,保持市场敏感度 。
据《报告》,87.7%的受访者表示这段经历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带去了帮助 , 在他/她们看来,暂时的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出发(42.7%),利用这段时间可以深入思考和学习(45%) 。不过 , 也有部分受访者表示空窗期的经历使自己丧失了更多机会、沉没成本较高(4%);行业迭代快,职场空白会削弱个人的竞争力(8.3%) 。
39.3%职场人因空窗期经历被质疑,3年内工作经验适应能力强
“职场空窗期”从来让人爱恨交织,爱的是这份自由,恨的是背后的风险 。再次求职时,长时间的空白期可能陷入职场困境 , 在市场与行业快速迭代的当下,企业雇主对求职者的空白经历期或多或少产生质疑,包括能力、状态以及稳定性 。参与访谈的HR表示,不是排斥空窗期的候选人,而是这些疑问催生了危机感,担心这段经历背后的原因和可能带来的影响 。
《报告》显示,在接受调研的人群中,39.3%的受访者曾经因为“职场空窗期”被公司质疑从而失去工作机会 。空窗期的长短似乎是HR筛选求职者的标准之一,调研发现 , 时长在6-12个月的受访者被拒绝的比例最高(56.5%) 。
前程无忧资深职场顾问王剑认为,空窗期并不是无解题,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 , 可以有所规划地展示经历空窗期的主动性和必要性,将其作为职业规划的重要部分,毕竟整个职业生涯很多时候需要一定的缓冲 。调研发现 , 在经历空窗期重返职场后,31%的职场人衔接自然,能够快速融入环境 。56%适应期在3个月左右 , 11.7%适应期在6个月左右 。其中,1-3年工作经验的职场人适应能力较强,37.3%能够快速适应职场氛围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冬天九九的说法,冬天九九口诀是什么,具体一点,在线等
- BGM是什么,bgm全称是什么?
- 鸭蛋可以炒西红柿吗,鸭蛋和什么不能一起吃,鸭蛋能炒西红柿吗
- 汉密尔顿手表的优缺点,为什么不建议买汉密尔顿
- PoP是什么意思 PoP分类及解释【详解】
- 兖州南站为什么叫济宁东站,济宁高铁东站离兖州火车站有少公里
- Firefox的Releases版和Nightly版有什么不同
- 粽子的来历是什么,粽子的来历 有什么来历
- 电动车上牌照需要什么手续,电动车上牌照需要什么手续
- 车窗抛物的危害,车窗抛物有什么危险?为什么要严禁车窗抛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