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冰增长,为什么湖水破冰( 十 )


同理,“次均费用”,就是指当年医院门急诊病人和出院病人的平均费用,也被三明市医管中心规定了一个固定的费用标准 。超出了,医院自付 。
“可如果我们在治疗过程中发现变异和其他并发症 , 那无论是‘单病种付费’还是‘次均付费’,结果都可能大大超出所核定的付费标准 。那我们是治还是不治?”三明市第一医院眼科主任郑红的担心,其实也代表了全市医务工作者的疑虑 。而这也正是公立医院院长们最初质疑医改可行性的一个“能够摆在桌面上”的理由 。
三明对此早有预料:允许三级和二级公立医院分别有20%和15%的变异率,真发生了,就退出“单病种付费”,该怎么治还怎么治 。
“有这个比例就放心了 。其实以往更多的患者还有这样一种心理:难得到医院做次手术 , 干脆就做次全面检查,看看还有哪些潜在的问题,顺道一起治了 。在检查化验可以挣钱的时代 , 这也是‘小病大治’的一大原因 。”郑红说 。自从白内障手术被列为“单病种付费”后,手术量不减反增 , “因为比以前便宜了1000多元,医改前一年最多做900例,2015年做了1136例 。”
至于“次均标准”,廖冬平一开始觉得“根本不可能” 。2011年,将乐县医院住院患者次均费用实际额为7800元 。2013年 , 三明给他们核定的标准为5000元 。“要完成这个目标就只能在管理上下功夫,要由我们自己消化 。”
有加强管理的压力,但同时也有自我消化的动力 。如果有结余,结余部分的60%奖励给医院专项用于绩效工资发放 。
2015年,将乐县医院城镇职工次均费用实际额为5142元 。而这一年 , 三明市给他们核定的住院“次均标准”为5300元 。为什么还提高了呢?这是三明医改确保“不回头”的又一既定之策:根据各县医院实际情况,“次均标准”每年一调整,一院一标准 。
之前任职10年院长期间才攒下1800万元,医改后一年就结余3000多万元的廖冬平,又得到了市县两级政府卸下“医保亏损”的包袱后不断加大的财政投入,3年来累计投入2亿多元 。如今将乐县医院添了不少先进的医疗设备“大件”,并新开设了ICU病房、肿瘤微创等 。
据统计,三明市22家公立医院城镇职工医保住院次均费用由改革前2011年的6553元下降到2015年的5343元;城乡居民(含城镇居民、新农合农民)住院个人次均自付费用由改革前2011年的2194元下降到2015年的1757元 。
医改后,一门三兄弟又“回归”本位:公立医院回归公益身份、医生回归看病角色、药品回归治病功能 。回归是回归 , 但不是回归到同一口锅里重吃“大锅饭”:医院靠普惠服务立身社会、医生靠医技能力体现价值、药品靠疗效性价站稳市场 。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会为这样的“回归”叫好,比如药商 。
黄斌他们这个链条的上游,一些人选择了离开三明 。“很简单,三明医改让他们没钱赚了 。”还有一些人则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断货 。
【破冰增长,为什么湖水破冰】“自医改后,我们医院有7个品规的药长期缺货 。”三明市第一医院党委书记周章彦告诉采访人员 。不光三明市第一医院 , 泰宁县医院2014年前5个月连续3次采购药品中,有57种(次)缺货,其中10个品种连续3次缺货 。
2014年8月,国家卫计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调研组蹲点三明,实地调研三明医改 。据调研组组长应亚珍分析:三明公立医院改革首先触动了医药流通领域的既得利益,动了一些企业、一些人的“奶酪”,他们不仅痛惜在三明地区的利益损失,更担心这一做法一旦推广到全国,必将带来巨大的利益损失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