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冰增长,为什么湖水破冰( 七 )


一乱 , 乱在“一药多名” 。全国有6000多家药厂,其生产的95%以上的药品品种为仿制药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临床上使用的常用药 , 实际也就1000余种 。而中国市场上有1万多种 。哪里来的呢?许多品种其实就是变更了一下包装的剂量、数量、规格,之后换个名字,摇身一变,就成了所谓“新药” 。曾有统计显示,在200种常用药品中,有4个、5个、6个、7个药名的 , 分别占到20%、25%、25%、15% 。
二乱,乱在“流通层层加价” 。药厂生产出来的药,并非直接就能到医院,而是要在流通领域层层辗转,一路加价:首先是一级总代,其次是多为私人承包的二级代理商 , 之后进入医院还要层层过关,包括医院负责人的许可、药房默许列入用药名录、医生答应用药开方,到了这里后才是医药代表走到台前,推介给医药配送公司,配送公司加价后送进医院,最后医院才堂而皇之地加价国家规定的15% 。到患者手里的药价,经过如此层层加码后,可能已经上涨了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 。
刚开始,詹积富也并不明白这样的流程图谱 。只是奇怪福建本地某制药企业生产出来的注射用头孢美唑钠(0.5克),出厂价只有7.2元/瓶 , 本地却买不到,出售给了河南周口某医药公司,这家公司再以24.18元/瓶的单价回售给福州某家医药公司,福州的医药公司最后以24.45元/瓶的中标价,配送到福建省各个公立医院 , 再往后,医院加价15%变成了28.1元/瓶 。
这样的过程,今日依旧在许多药品身上反复上演 。“这个过程叫‘过票’,实际上药品就在仓库不动 , 每过一次票就洗一次钱 。”来自江西的黄斌2004年在三明第一个开办了民营药品配送公司 , 名叫鸿泰药业 。“这个行当赚钱容易,所以竞争也格外激烈 。最激烈时,刚入门的医药代表向药厂拿药时,即使不加价销售、不要发票,只要弄到过票公司开张假票,赚其中税收也足以生存 。”
不过即使搞明白了流程 , 三明市医改领导小组依旧“没辙”:药名审批,他们管不了;流通加价,他们也控制不了 。然而这张图谱中有一道绕不开的环节,却是他们能管到的——那就是,不管药名如何七十二变、流通如何八十一转,最终都得进入公立医院,才能变现 。
“三明医改”的第二个动作,由此切入:斩断药品和医院之间的利益链条 。
堵住“以药养医”老路
斩断利益链条,不等于不让公立医院从中标名录中购取所需用药,而是要重新设计一条路径,挤掉从药品到进入医院过程中的“利益水分” 。
第一步,限价采购 。2013年初夏 , 三明市卫生局要求22家公立医院 , 一律按药品通用名上报各自的临床用药目录;由卫生局药采办遴选和审定后,交给市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医管中心),市医管中心再通知由市药监局选定的、有资质的9家药品配送公司,黄斌的鸿泰药业就是其中之一,他们负责与全国各地药企或药品代理商议价采购 。
“到了这个环节,为了能承销更多的药,我们自然要拼命压低药厂和药代的价格,无形中就变成为政府服务的一方 。”黄斌此前并没有开拓与公立医院之间的生意,而是始终主打非处方药(OTC)的零售市场 。“三明医改”让他有了新的选择,“以前水太深、太浑,钱虽好赚,但心里不踏实 。”
第二步,低价入围 。9家公司的最终报价清单密封后,一式两份,一份报药采办、一份报市监察部门备案 。按照低价中标的原则,最终确定入围限价药品目录 。一头交给9家公司 , 按此进药;一头送市医管中心 , 医管中心凭此代表政府监督医院 , 是否按此限价目录进药、用药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