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情绪因素 。人的情绪体验是多维度、多成分、多层次的 。它是一个人机体生存和社会适应的内在动力,是维持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
一般地讲,稳定而积极的正性情绪状态,使人心境愉快、安定,精力充沛、适度,身体舒适、有力;相反,经常波动而消极的负性情绪状态,则往往使人心境压抑、焦虑 , 精力涣散、失控,身体衰弱、无力 。因此,培养良好的正性情绪 , 排除不良的负性情绪,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
第三,个性因素 。个性因素亦可称人格因素 。个性因素包括性格、气质、能力和个性倾向性等因素 。个性因素是心理活动因素的核心,它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影响最大 。例如,同样一种生活挫折,对不同个性的人,其影响程度完全不同 。有的人可能无法承受或消极应付,从此自暴自弃;有的人则可能接受现实 , 正视挫折,加倍努力 , 奋发图强 。
研究表明,特殊人格特征往往是导致相应精神疾病,特别是神经官能症的发病基础 。例如,谨小慎微、求全求美、优柔寡断、墨守成规、敏感多疑、心胸狭窄、事事后悔、苛求自己等强迫性人格特征,很容易导致强迫性神经症;再如,易受暗示、耽于幻想、情绪多变、容易激惹、自我中心、自我表现等特殊人格特征,很容易导致癔病症 。因此,培养健全的人格 , 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 。
(二)诱发因素
诱发因素是直接引起心理问题的外在的、客观的因素 。主要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 。
1 。家庭因素
对中小学儿童的身心健康来说 , 家庭的影响很大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不良家庭环境因素,容易造成家庭成员的心理行为异常 。这些因素主要有:家庭主要成员不全,如父母死亡、父母离异或分居、父母再婚等;家庭关系紧张,如父母关系、婆媳关系、姑嫂关系、兄弟姐妹关系不和谐 , 家庭情感气氛冷漠,矛盾冲突频繁等;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 如专制粗暴、强迫压服,或溺爱娇惯、放任自流等;以及家庭变迁,出现意外事件等 。
2 。学校因素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 。因此 , 学校生活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极大 。学校因素主要有学校教育条件、学习条件、生活条件,以及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 。这些条件和关系,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例如,校风学风不振、学习负担过重、教育方法不当、师生情感对立、同学关系不和谐等,都会使学生的心理压抑,精神紧张、焦虑,如不及时调适 , 就会造成心理失调,导致心理障碍 。
3 。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关系等 。这些因素对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其中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健康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严重地毒害着学生的心灵 。特别在当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广泛 , 各种社会传媒的作用越来越大,生活紧张事件增多,矛盾、冲突、竞争加剧 。所有这些现象都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内心矛盾 , 影响身心健康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苹果汁刚榨就黑能喝吗,苹果榨汁为什么会变色
- 为何拜年慢慢成为一种负担,为什么现在的春节已经成为了负担?
- Bingo狗是什么动物,为什么叫binggou——
- Skype为什么要对语音呼叫进行加密
- 晚睡的人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普遍晚睡?到底是什么剥夺了我们的睡眠?
- 年轻农民买车真的要比买房划算吗,很多农村亲戚都买车了,为什么他们宁愿买车也不买房呢?
- 为什么千万别买连廊楼房 已买了带连廊的房子怎么办
- 为什么电脑老死机?电脑死机的原因
- 为什么要贴福字,春节为何要贴“福”字?
- 猫咪为什么喜欢绿色的蔬菜,猫为什么会吃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