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班 当给娃报兴趣班都变成了竞争,妈妈们的焦虑该何去何从?

当给娃报兴趣班都变成了竞争,妈妈们的焦虑该何去何从?.mp3音频:00:00/13:04
圆圆今年幼儿园中班了,妈妈给报名参加了美术班 。孩子在班里表现挺好的,画画的作品也很有创意,妈妈很是开心 。
不过,圆圆妈妈还是焦虑的告诉我,有好几个孩子妈妈都报了戏剧班,她思忖半天还是没报,原因是价格太贵 。
圆圆妈妈说,随便看了几个地板价的兴趣班,一年算下来也要七八万,恬恬妈妈所说的戏剧班,实际上是变相让孩子学英语,现在不敢明目张胆教孩子英语了,于是换了个更高级的形式,让孩子在扮演与想象中学英语 。
圆圆妈妈表面淡定,实际内心一直在忐忑,她深感亚历山大,孩子从出生到现在,她都一直散养,不聊不知道,一聊吓一跳,到底要不要投入大笔财力、精力放在报兴趣班上?孩子在小学前的心理发展逻辑是什么?也许想清楚这个问题,才好做判断 。
让我们来深入了解圆圆和她同学的案例 。
兴趣班 当给娃报兴趣班都变成了竞争,妈妈们的焦虑该何去何从?
文章图片
兴趣班 当给娃报兴趣班都变成了竞争,妈妈们的焦虑该何去何从?
文章图片
赶时间“上班”的小朋友
恬恬妈妈给孩子报了6个班,基本都是舞蹈和表演类的,恬恬虽然只有四岁,但她妈妈已经给孩子定型了,说孩子学习成绩肯定不行,以后多往艺术方面培养培养,恬恬妈妈一年的兴趣班费用大致在20万左右 。
恬恬妈妈是全职太太,她说自己的主要功能就是服务孩子 。
圆圆妈妈本来在自己的舒适圈里过着小确幸的生活,老公虽然不是什么高富帅,但也凑得起北京买房的首付,孩子虽不是什么天之骄子,但也算听话可人,自己虽然不是白富美,但也是985毕业,有份体面工作 。
然而,自从参加了孩子兴趣班的家长群,圆圆妈妈彻底不淡定了 。
起初,她自我安慰的说,我们也不是富人家庭,我也不是全职在家,没法儿按照别人高标准严要求的培养孩子,我只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长,有个自己的爱好就行 。
后来,圆圆妈妈和别人妈妈聊了聊周末怎么安排啊,有什么育儿心得啊,她就开始越发觉得自己这种散养式理念简直就是在误人子弟 。
兴趣班 当给娃报兴趣班都变成了竞争,妈妈们的焦虑该何去何从?
文章图片
圆圆妈妈本来打算用于兴趣班的费用控制在一年五万,可这时间刚过了五分之一,她就彻底坐不住了 。马上给孩子补报了武术、钢琴,下一步还准备再报体能、声乐 。
有调研显示,家长让孩子参加兴趣班的主要目的排名前三的分别是:
1、培养幼儿的兴趣
2、让幼儿学一些东西
3、让幼儿有一技之长
古文中就有“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金句,在内卷化严重的状况下,焦虑的父母成为常态 。
“双减”政策解放了大批孩子,却同时又催生了“内心隐隐作痛”的母亲,这种情况不仅体现在中小学生,也会延伸到学龄前儿童 。
圆圆妈妈在描述恬恬妈妈对她说的话时,脸上带着既不屑又嫉妒的神情,因为她深刻的被恬恬妈妈刺激了 。
恬恬每周末要上六个班,平均每个班1小时左右,恬恬和圆圆是在美术班认识的,恬恬一下课,就马上被妈妈接走,说要赶着去上戏剧班,恬恬妈妈说戏剧班真不错,不仅全英文,而且还配有很多演出服装、道具、场景,感觉孩子就像是在童话王国中度过一样 。
圆圆妈妈当时只能面带微笑的接着说,真是挺好的,那你赶紧带孩子去吧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