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酒起源及发展历史,茅台的起源及发展史是什么?( 三 )


于是又产生了茅台酒生产的“回沙工艺” 。之后,又有了高温制曲、大量用曲、端午踩曲、重阳下沙、陈酿及其他环节的技术 。
大约发端于明万历二十八年前后的茅台酒生产工艺 , 到清乾隆初年,历经一百多年初步臻于完备,并产生了一个独树一帜的白酒酒体,声名远扬 。
从清朝末年起,因茅台酒声名日震,人口大增,遂改茅草村为茅台镇 。
扩展资料:
茅台酒用小麦制曲,经八次发酵,贮存二三年后方可出厂 。它的独特感官指标是酒液无色透明 , 饮时醇香回甜,没有悬浮物及沉淀 , 酒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 , 经久不散 。
茅台酒的商标,最初用木刻印刷 , 只是在一个花瓣形的图案内,书写“贵州省茅台酒”几个楷书字样而已 。后来才改为连史纸铅印 。商标定名:成义酒房为“双德牌”,荣和酒房为“麦穗牌”,恒实酒房为“山鹰牌” 。
1952年统改为“工农牌” 。1954年后,分为内销和外销两种商标:内销为“金轮牌”(又名“工农牌”),外销为“飞天牌” 。文革时期曾一度改为“葵花牌”,旋又恢复“金轮牌”、“飞天牌”,一直沿用至今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茅台酒
早在 2000 多年前,今茅台镇一带盛产枸酱酒就受到了汉武帝“ 甘美之 ” 的赞誉,此后,一直作为朝廷贡品享盛名于世 。茅台酒历史 :据史书记载 , 公元前135年,汉武帝令唐蒙出使南越 , 唐蒙饮到南越国(今茅台镇所在的仁怀县一带)所产的构酱酒后,将此酒带回长安,受到汉武帝的称赞 , 并留了“唐蒙饮构酱而使夜郎”的传说 。据清代《旧遵义府志》所载,道光年间,“茅台烧房不下二十家 , 所费山粮不下二万石 。”1843年,清代诗人郑珍咏赞茅台“酒冠黔人国” 。
1949年前 , 茅台酒生产凋敝,仅有三家酒坊,即:华姓出资开办的“成义酒坊”、称之“华茅”;王姓出资建立的“荣和酒房”,称之“王茅”;赖姓出资办的“恒兴酒坊”,称“赖茅” 。一九五一年,政府通过赎买、没收、接管的方式将成义(华茅)、荣和(王茅)、恒兴(赖茅)三家私营酿酒作坊合并,实施三茅合一政策――国营茅台酒厂成立 。
茅台酒,被尊称为“国酒” 。它具有色清透明、醇香馥郁、入口柔绵、清冽甘爽、回香持久的特点,人们把茅台酒独有的香味称为“茅香”,是中国酱香型风格最完美的典型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