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的重要性,观察有何作用( 四 )


一、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观察和感受都是积累写作素材的有效途径 。一个作者,在动笔写作品之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很多,但最重要的工作是积累素材 。素材积累得越多 , 作者对比、选择作品所需要材料的余地就越大,当作者动起笔来,就能左右逢源,取之不竭 。
高尔基正是因为在长期观察和感受社会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才写下了自传性的人生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由于贫穷 , 他小学没有毕业就到鞋店当学徒,干过家佣和洗碗工的活儿 。后来他逃跑了,在农村、城市、车站、码头到处漫游和流浪;他当过装卸工、采盐工、锻工、轮船上洗碗的小伙计、车站上的守夜人;他被捕过,自杀过,也曾为了打抱不平而被打得半死;他接触过工人、农民、学生、律师、流浪汉、小偷等各色人,有的还成了他的朋友 。高尔基在这样丰富的经历中观察和感受社会生活,使他上了人间的“大学” , 懂得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提高了对社会的认识能力 , 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这对他的创作取得成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曹雪芹通过感受积累“半世亲见乐闻”的素材,写出了《红楼梦》这部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书中对于中国古代的吟诗作赋、琴棋书画、园林建筑、官制礼仪、民风习俗等的描述,生动感人 , 就因为那大都是曹雪芹本人亲身经历过的,感受过的 。离开了观察感受,想占有丰富的能使读者信服的写作材料,是不大可能的 。曹雪芹自言“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言作者痴 , 谁解其中味” 。作家长期积累的生活与感受,一旦遇到合适的时机 , 就会喷涌而出,呈于纸上 。
二、观察、感受引发创作冲动
作者写作,是因为有感而发 。“有感”既包括作者观察感受的内容 , 也包括这些内容带来的写作冲动 。作者正是在观察感受中,心灵受到某人、某事、某物、某景的触碰或强烈震动,产生了非要表现不可的欲望,才会动笔写作 。写作冲动是写作主体在各种因素作用下产生的一种不可遏制的欲望,这种欲望促使写作主体实施写作行为,而观察和感受就是不时引发写作冲动的重要因素 。
观察对写作的重要性2
一、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
学生不善于观察,就是没有真正了解观察的重要性,对观察没有兴趣 。见于此状,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观察对作文的益处,比如,通过一些名作家做文章时重视观察的故事,让学生在心中不自觉地认识到观察对于作文的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教师要逐渐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老师要先让学生对自己最喜欢的`事物(动态的人或动物、植物等,静态的玩具、雕塑建筑等)进行观察,写出观察笔记 。在评价时,教师要注意运用陶行知先生的“赏识教育”的方法 。评语中指出每位学生观察、仔细的段落,尤其是那些平时作文水平较差的同学 , 看到他们哪怕一点儿通过自己观察所写出的文字,教师都要给予鼓励和表扬 , 激发他们观察的兴趣 。当然,对于优秀的文章,要当做范文向全班朗读,让学生自己指出该文优秀之处,加深印象,向其学习 , 并给作者一定鼓励,让每个学生都有把自己的文章当范文的愿望,激发他们更认真地去观察的欲望,让学生在愉悦中完成教师布置的每周二至三篇笔记的任务 。久而久之,学生的观察视野会扩宽 , 由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到开始观察自己身边的事,如生物、物理等理科实验的方法 , 蜡染的制作程序,家庭的欢乐与忧愁,对某种社会现象评价……学会观察 , 则感到“有米可炊”,语言也变得越来越丰富 。此外,还可以通过做游戏培养学生的观察的兴趣和能力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