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过程中运动负荷常用的测定方法是,运动训练过程中,如何评定运动负荷

1、运动训练过程中,如何评定运动负荷遵循合理的安排运动负荷原则 。
合理的安排运动负荷原则是指在身体锻炼中,要根据锻炼者自身的情况,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 。既能使身体产生一定的疲劳 , 又能承受 , 并能与休息合理地交替 。
一、原则依据
1、适应性的原理
体育锻炼的运动负荷量与强度过?。鸹宓姆从σ残?,反之运动负荷的量与强度过大,超过了机体适应能力,会对身体健康不利,甚至陷入伤病的危险状态 。身体锻炼负荷的确定要从锻炼者的身心状况出发,逐步提高要求 。
一般来说 , 由于新参加身体锻炼的人起点较低,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获得的效果比较明显 。长期坚持身体锻炼的人,尤其对中老年人来说,要想进一步提高锻炼效果就不像开始锻炼时那么容易了,而且也要慎重考虑 。但保持一定的锻炼效果也很好处 。
对于青少年儿童来说,大多数人的身体活动能力是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的,所以对他们的身体锻炼要求也应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提高 。如耐力跑的距离可随年龄的增长而加长,跑速也相应提高 。
青少年儿童从事身体锻炼的适应能力比成年人强 , 因此他们身体锻炼负荷的提高幅度一般大于成年人 。当然,由于青少年儿童正在长身体,身体锻炼负荷的提高也应慎重 。
2、人体生理的超量恢复原理
在身体锻炼中,有机体在承受了一定的运动负荷后会因能量的消耗而产生疲劳 。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和营养的补充 , 体内的能量物质和身体机能水平才能得以恢复 。
在反复的刺激――恢复――刺激下,如果运动负荷恰当 , 机体不仅能恢复到原有的水平,而且能出现超过运动前的能量储备和机能能力,这就是生理上的超量恢复 。经常地超量恢复并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和休息间隔,体质就能逐步得到提高 。
二、原则要求
1、在安排身体锻炼的内容时 , 要注意循序渐进
它主要体现在运动负荷的掌握与提高上 。运动负荷的测定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表面数据,是以身体锻炼的成绩作为衡量尺度,如跑速、动作重复次数或频率等 。这是人们的习惯测法,但其不能直接反映身体机能的负荷状态 。
另一种是内部数据,是直接测定身体锻炼时人体的机能状态 , 如测定心率按最佳心率要求确定每次锻炼的运动负荷,这种方法麻烦些 。但心率对速度快、强度大的锻炼内容不仅比较灵敏 , 也易受情绪的影响 。
也有学者认为:只按心率来确定运动负荷而忽视血压指数是危险的,因为心率和血压对运动负荷的反映不完全一致 。
我们在身体锻炼中将两种测定方法结合起来运用,可更客观些 。开始进行身体锻炼时 , 应通

运动过程中运动负荷常用的测定方法是,运动训练过程中,如何评定运动负荷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测定体育课运动负荷的方法拜托各位了 3Q1、生理负荷的结构(1)量和强度是构成生理负荷的两大因素 。负荷量是指有效练习总的时间、总的次数、总的距离、总的重量等 。负荷强度是指练习对机体刺激的程度,或者做练习时用力的大小或者做练习时机体的紧张程度 。在一般情况下 , 强度对机体的刺激敏感性更强些,在安排与调节负荷时,既应注意负荷量,更要注意负荷强度 。负荷量与负荷强度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它们共同构成生理负荷的总体,就一般来说应成反比关系 , 即负荷量很大时,负荷强度应减?。环粗汉汕慷冉洗笫保?负荷量应减小 , 其中时间长短是一个重要因素 。(2)内部数据与外部数据是生理负荷的两个层面 。学生做完身体练习之后,心率、血压等都会发生变化 , 测得这些变化的数据 , 称为负荷的内部数据,而学生做练习的次数、总时间、总距离等,则称为负荷的外帮数据 。对于同一个学生来说,负荷的内部数据与外部数据是相对的 。不同的条件,负荷外部数据相同,内部数据可能不同 , 反之也如此 。在安排和分析负荷时,既要考虑外部数据,又要考虑负荷的内部数据 。(3)休息的量和恢复的强度 。①休息的量是指在负荷后机体体力恢复前休息时间的长短 。例如 , 在体育课、上跑60米×3,跑完第一次休息2分钟,跑完第二次休息3分钟 , 跑完第三次休息4分钟等 。休息的量不同,对机体的影响明显不一样 。恢复的强度是指在休息间歇时间内 , 机体恢复过程的水平 。例如上述实例中学生跑三次60米,跑完第一次后休息2分钟,心率从140次/分降到110次/分;跑完第二次后休息3分钟 , 心率从145次/分降到115次/分;跑完第三次休息4分钟,心率从150次/分降到100次/分,可看出机体恢复水平是不同的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