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看花七首其四原文、作者,40首描写春雨的古诗( 二 )


青青杨柳深深竹,雨里绛桃开一簇 。
羞将瘦蹇逐金鞍,著屐看花仍不俗 。
花枝净洗胭脂面,老眼惊如梦中见 。
已拼春色过三分,何止东风吹一片 。
只恐天晴是暮春,半随流水半成尘 。
淡烟芳草长于路,作意能来有几人 。半幅青帘柳外斜,瓮头春色泛桃花 。遥思昔换金龟处,知是长安第几家?——明代·晏铎《酒肆》酒肆
半幅青帘柳外斜,瓮头春色泛桃花 。
遥思昔换金龟处,知是长安第几家?春风吹雨湿衣裾 , 绿水红妆画不如 。却是汉阳川上女,过江来买武昌鱼 。——明代·杨基《望武昌(二首)》望武昌(二首)
春风吹雨湿衣裾,绿水红妆画不如 。
却是汉阳川上女 , 过江来买武昌鱼 。

雨中看花七首其四原文、作者,40首描写春雨的古诗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3、从军行其四写作背景?1、写作背景:诗描绘了边塞等士在漫长而严酷的战斗生活中誓死杀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当时民族之 间战争的态势:唐代西、北方的强敌 , 一是吐蕃,一是突厥 。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 , 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 护河西走廊 。“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 , 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
2、原文:
从军行(七首其四)
作者: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雨中看花七首其四原文、作者,40首描写春雨的古诗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杂诗七首·其四》原文翻译赏析,杂诗七首·其四全诗的意思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
【作者】: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 。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 , 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 , 因此又称陈思王 。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
【译文】:在南方,有一位美丽的女子,她的面容若桃花般芳艳,如李花般清丽 。
早晨她来到江北岸边游玩 , 夜晚她到萧湘的小岛中休憩 。
当世的风气轻视美丽的容颜,贝齿轻启的微笑为谁而发呢?
转瞬间,岁月消逝,可是青春的美貌是难以永远存在的 。
【注释】:①南国:古代泛指江南一带 。容华:容貌 。
②湘沚:湘水中的小洲 。湘水在湖南,入洞庭湖 。沚,水中小洲 。朝游北岸 , 夕宿湘沚,是以湘水女神自喻,应取意于屈原《九歌》 。此句一作“日夕宿湘沚” 。
③薄朱颜:不重视美貌的人,这里指不重视有才德的人 。
④发皓齿:指唱歌或说话,这里是指推荐、介绍 。
⑤俯仰:低头扬头之间 , 极言时间之短 。
⑥荣耀:花开绚艳的样子,这里指人的青春盛颜 。久恃:久留,久待 。
【赏析】:萧统《文选》选录曹植《杂诗》六首,获得历代诗评家的赞赏和肯定,是曹植诗歌中的著名篇章 。此诗是其中的第四首 。
这首诗是曹植后期所作 , 采用比喻手法,表现了他怀才不遇的苦闷 。曹植不但文才很高,而且具有政治抱负,希求建功立业 , 垂名青史 。曹操一度想立曹植为太子,结果没有实现 。曹操死后,他因此备受其兄曹丕(魏文帝)、侄子曹保ㄎ好鞯郏┑牟录珊脱挂郑裴惴獾兀?连生活都很不安定,根本谈不上实现政治抱负 。这首诗以佳人自比:佳人的容貌艳若桃李之花,比喻自己才能的杰出;“时俗”二句 , 说佳人的美貌和歌唱才能都不为时人所赏识 , 比喻自己怀才不遇;“俯仰”二句,说时光流驶,佳人的容华难以久恃 , 寄寓了自己盛年时无法施展抱负的深沉慨叹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