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阗采花原文、作者,于阗采花的介绍

1、于阗采花的介绍《于阗采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乐府作品 。全诗十句六十二字 , 作者引汉元帝时宫女王昭君的故事为喻,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不遇明君 , 未受重用的愤懑,讽刺了贤佞不分的丑恶现象 。诗末“自古妒蛾眉,胡沙埋皓齿”两句 , 集中地表现了作者对人才埋没的强烈愤慨 。

于阗采花原文、作者,于阗采花的介绍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青楼曲二首原文_翻译及赏析白马金鞍从武皇 , 旌旗十万宿长杨 。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 。驰道杨花满御沟,红妆缦绾上青楼 。金章紫绶千余骑,夫婿朝回初拜侯 。——唐代·王昌龄《青楼曲二首》 青楼曲二首唐代 : 王昌龄
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 。
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 。
乐府,怀古组诗 译文及注释译文
将军乘坐佩饰金鞍的白马随皇帝出征 , 十万军士在长杨宫宿下 。
楼上窗边的 *** 弹奏著筝曲,远望着队伍的尘土进入建章宫 。
大军从驰道回来,把满路杨花都吹散到御沟里,盛装打扮的女子登上高楼 。
迎接夫君带着千余兵马,征战胜利归来,拜官赐爵 。
简析《青楼曲二首》的第一首诗在读者眼前展现了两个场景:一个是白马金鞍上的将军,正率领着千军万马,在长安大道上行进,越走越远,到后来就只见地上扬起的一线飞尘;一个是长安大道旁边的一角青楼,楼上的 *** 正在弹筝 , 那优美的筝声并没有因楼外的热烈场景而中断,仿佛这一切早就在她意料之中似的 。前面的场景热烈、雄伟,给人以壮丽的感觉;后面的场景又显得端庄、平静,给人以优美的感觉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意境,前后互相映衬,对照鲜明 。
诗人把这两个不同的场景连线在一个画面上的方法,就是通过楼头 *** 的神态,将长安大道上的壮丽场景,从她的眼中反映出来 。表面上她似乎无动于衷,实际上却抑制不住内心的欣羡,情不自禁地一路目送著那马上将军和他身后的队伍,直到飞尘滚滚 , 人影全无,还没有收回她的视线 。
王昌龄 (698— 756) , 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 。初任秘书省校书郎 , 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 。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 。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 。被谤谪龙标尉 。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 。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王昌龄
上山采薇,薄暮苦饥 。溪谷多风,霜露沾衣 。野雉群雊,猿猴相追 。还望故乡,郁何垒垒!高山有崖,林木有枝 。忧来无方,人莫之知 。人生如寄 , 多忧何为?今我不乐,岁月如驰 。汤汤川流,中有行舟 。随波转?。?有似客游 。策我良马,被我轻裘 。载驰载驱,聊以忘忧 。——魏晋·曹丕《善哉行·其一》善哉行·其一
魏晋 : 曹丕
上山采薇,薄暮苦饥 。
溪谷多风,霜露沾衣 。
野雉群雊,猿猴相追 。
还望故乡,郁何垒垒!
高山有崖,林木有枝 。
忧来无方,人莫之知 。
人生如寄,多忧何为?
今我不乐,岁月如驰 。
汤汤川流,中有行舟 。
∨ 乐府,军旅生活于阗采花人 , 自言花相似 。明妃一朝西入胡,胡中美女多羞死 。乃知汉地多名姝,胡中无花可方比 。丹青能令丑者妍,无盐翻在深宫里 。自古妒蛾眉,胡沙埋皓齿 。——唐代·李白《于阗采花》于阗采花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