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礼仪的文化内涵与意义,谈谈餐桌礼仪的重要性?( 四 )


2、协调人际关系,净化社会风气 。在中国,很多事情是可以在饭桌上解决的 。人之间有矛盾与误解,可以通过宴请他人解开误会 。通过贴心的邀请、餐桌上精美可口的菜肴、推心置腹的交谈,受邀人感受到的是被重视、被认真对待与宾至如归的舒适感;拉近了围坐在餐桌旁的人们之间的距离,为沟通提供了机会,铺平了道路 。

餐桌礼仪的文化内涵与意义,谈谈餐桌礼仪的重要性?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3、关于吃饭的礼仪这些餐桌文化你知道吗孩子的教养和品格是需要从小培养的 , 吃饭的礼仪也是如此 。吃饭,这里有重要的仪规 。下面我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吃饭的礼仪,希望能够帮到你哦!
关于吃饭的礼仪
第一点是不准有声音 。一个是不准有锅碗瓢盆的碰撞声和吃饭吧嗒嘴的声音,喝汤是也不能发出希里呼噜的声音;另外一个就是不能说话,默默的吃,安静地吃饭,本身是一种很好的修行 。发出各种响声,别人听了也烦恼 。
第二点,不要挑好坏,不要有分别心,要有感恩之心 。弟子规: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 , 勿过则 。(基督教:感谢神赐给我食物 。有些地方的佛弟子: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或念佛 。)你要想到,很多人还没得吃呢 。知足才能常乐(举例:宣化上人在说到一些居士吃饭挑挑拣拣时说:人家是观世音菩萨,我们是“观饮食菩萨”) 。古人把饭当做药,把饥饿当成病 , 吃饭就像吃药一样来治疗饥饿这种病,这样一来,你就不会贪吃了 。
第三点,吃完之后 , 将盘子收拾起来,不要到处乱摆放 。大盘子放在底下,小盘子放在上面,再小的盘子放在上面,然后你再走,这是一个重要的规矩 。西方人用餐,如果收盘子的服务员没来,他们也会把吃完的盘子这样叠放起来 , 非常整齐 。不像我们这边吃饭,经常吃得一桌子都是残羹剩饭 , 像战场一样 。
吃饭的规矩代表着文化,代表着修养 , 代表着内心境界 。你有没有修行,从吃饭就能看出来 。
第四点,要教育自己的孩子 , 长辈或者客人没到,我们不能先动筷子 。弟子规:或饮食 , 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以前一大家子人一起吃饭,孩子先吃完了,要对父母说:“我吃完了 。”如果父母允许,才可以离开 。如果父母没说话,就应该坐在那里,等他们吃完,一同起身 , 这才是规矩 。我们作为佛教的居士,吃饭的时候更应该遵守规矩 。作为家庭主妇,吃完了肯定要收拾碗筷,这都不消说了 。
第五点,不要浪费,要开水涮碗后喝干净 , 尽量不要使用多余的餐具(多用餐具 , 就要增加服务员洗碗的劳动,多浪费水和洗洁精,浪费人力物力、浪费资源、污染环境) , 杯中水不要剩要喝完 。
餐桌礼仪须知
1.应等长者坐定后,方可入座 。
2.席上如有女士,应等女士坐定后,方可入座 。如女士座位在隔邻 , 应招呼女士 。
3.用餐后,须等男、女主人离席后,其他宾客方可离席 。
4.坐姿要端正,与餐桌的距离保持得宜 。
5.在饭店用餐,应由服务生领台入座 。
6.离席时,应帮助邻座长者、女士拖拉座椅 。
7.入座后姿势端正,脚踏在本人座位下,不可任意伸直,手肘不得靠桌缘,或将手放在邻座椅背上 。
8.在餐桌上不能只顾自己,也要关心别人 , 尤其要招呼两侧的女宾 。
9.口内有食物,应避免说话 。
10.自用餐具不可伸入公用餐盘夹取菜肴,应使用公筷公匙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