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为什么改名北京,中国成立时,北平为什么改叫北京( 二 )


1937年七・七事变后,7月29日,北平被日本侵略者占领,日伪政府于10月12日 , 将北平又改为北京 。
1945年8月21日,国军第十一战区孙连仲部收复北京,日寇在北京投降后 , 又改为北平 。
1949年9月,新中国将北平重新更名为北京,并确定北京是首都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首都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北京的称谓以及来龙去脉

北平为什么改名北京,中国成立时,北平为什么改叫北京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北平为何要改为北京呢?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 也是政治文化的中心,它既现代又古老,它虽然是国际一流的大都市 , 却仍然保存了许多历史的痕迹,比如四合院、比如故宫博物院 。它的建城史悠久,其名称也历经了多次变迁,根据考证,它的曾用名和别称多达二十多个 。历史上 , 它曾两次将名字“北平”改为“北京”,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先看看北京名称的变迁 。最早的时候,北京这块土地的名称中并没有“北”这个字,周武王元年(前1122),周朝建立,周天子将伐纣有功的召公封在燕地 。此地靠近燕山 , 所以燕国由此得名 。而北京因为是燕国的首都,于是其最早的名称叫做“燕都”或“蓟” 。
汉朝时,在北京及周边地区设置了幽州,治所就在今天的北京 , 那时北京已经固定称“蓟”,后人常用“燕蓟之地”代指北京,便是出自于此 。辽太宗会同元年(938),将幽州改为幽州府,建号“南京”,又叫“燕京”,把北京作为辽的陪都,从而协助进行中原北方的治理 。
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 , 忽必烈在北京建新城,改其名为“大都” , 后世一般称之为“元大都” 。直到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建立明朝,为了记载其平定北方的功绩 , 元大都又改称“北平”,这是北平一词第一次作为北京的官方名称 。
不过,这一名字仅持续到了永乐元年(1403) , 明成祖朱棣即位后,谋划将明朝的首都由南京转移到北平,并为此将北平府改名顺天府 , 建立了北京城 。朱棣想要迁都,很明显是为了让实为“篡逆”的他回到自己的势力范围,他虽然占领了南京,但南京是旧都之所在,反对他的声音很多,为了避免这些影响,朱棣毅然将明朝的都城迁到自己当藩王时就已经完全掌握的北京 。
永乐十八年(1420) , 朱棣正式迁都,又将北京改名为“京师”,这一叫法一直持续到清朝 。民国二年(1913),政府又废除顺天府这一名称,改叫“京兆” 。民国十七年(1928)京兆地方这一名称又被改为北平 。后来众所周知,1949年 , 新中国成立前夕的9月27日,北平被改回北京 。
根据上文,我们可以总结:北京历史上两次从“北平”改叫“北京”,第一次在明朝永乐年间,第二次则是在新中国成立时 。第一次改名 , 是因为明成祖朱棣迁都至此,便将原本纪念功勋所用的“平”改为了代表首都的“京” 。
至于第二次,我们要先看看为什么1928年,民国政府会将“京兆”改名为“北平” 。1928年3月,南京国民政府北伐,6月,革命军进入北京 。占领北京后,一是因为当时国民政府首都已经定在南京;二是为了防止北洋军阀的死灰复燃,于是 , “北平”这一名称再次出现 。后来新中国即将建立,首都已经定在北京,因为不存在已有首都的问题,北平理所当然的被改回北京,并沿用至今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