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吃月饼,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啊( 三 )


中秋节吃月饼最早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唐朝,据说在唐高祖年间,当时的大将军在八月十五凯旋归来,带回了番人进贡的饼,这种饼有华丽的包装,而且外观为圆形,唐高祖接过圆饼说“应将胡饼邀蟾蜍”从那时开始月饼这个名字开始流传 , 而在八月十五这天吃饼也就成了一种风俗 , 一下流传到现在 。
不过对于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还有一种不同的说法,他们认为当年明朝皇帝朱元璋在起义时 , 约定八月十五发兵 , 而且把传递信息的纸条放到了饼子里,后来起义胜利,人们以后每年的八月十五都会吃饼纪念,后来经过不断沿变以后也就有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 。
朱元璋起义
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 。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 。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 。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 , 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 , 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 。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 。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 , 起义成功了 。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 , 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 。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 。之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

为什么要吃月饼,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啊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为什么中秋要吃月饼?一、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中秋节以圆月为标志,寄寓着中华儿女团圆的梦想,积淀着中华儿女团圆的心理诉求 。花好月圆之夜,就是亲人团圆之时 。从天上的月亮联想到人间团圆,这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 。
每当中秋时节,金桂飘香 , 花好月圆,人们对着天上又亮又圆的一轮皓月,观赏祭拜,思念家乡 , 思念亲人,寄托情怀,更多地赋予了情感色彩,给人以甜美至纯的心灵感受 。
二、中秋节的习俗
1、吃月饼
中秋节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 , 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 。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 。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
2、赏月
赏月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 。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俗 。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 。
3、观潮
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 。汉以后 , 中秋观潮之风更盛 。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
扩展资料
中秋节的历史:
史书记载 , 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 。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 。
一般人认为,中秋节始于唐宋,盛于明清,但是,从宋代开始一直到清代末年 , 尽管有许多关于中秋节庆祝活动的记载 , 但那时的中秋节更像是达官显贵和市民阶层的一种娱乐和游艺活动 , 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民间节日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