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馏酒技术哪年传入中国,蒸馏酒技术哪年传入中国?

1、蒸馏酒技术哪年传入中国?蒸馏酒技术是元代传入中国的,元朝时期的欧亚征服 , 才令蒸馏器传入国内,才出现蒸馏酒技术 , 不过蒸馏酒也并没有普及,直到清朝之后才开始被推广 。
在蒸馏器传入之前,国内一直都是发酵酒,最高也只能达到18度左右,也就是现代的黄酒 。要知道秦朝才出现酒曲酿酒,汉朝才有明确的酒曲、谷物配方,知道唐宋时期黄酒也趋于完善,出现了“花雕”“女儿红”“状元红”等历史名酒 。
【蒸馏酒技术哪年传入中国,蒸馏酒技术哪年传入中国?】酿造原理及过程:
蒸馏酒是把经过发酵的酿酒原料,经过一次或多次的蒸馏过程提取的高酒度酒液 。蒸馏酒的制作原理是根据酒精的物理性质,采取使之汽化的方式,提取的高纯度酒液 。因为酒精的汽化点是78.3℃,达到并保持这个温度就可以获得汽化酒精,如果再将汽化酒精输入管道冷却后,便是液体酒精 。
蒸馏酒技术是在元朝时期传入中国的 。根据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 , 蒸令气上,用器盛取滴露,凡酸败之酒皆可蒸烧 。那时候蒙古人爱喝酒,这样引进到中国这边,开始蒸馏酒的技巧不好,后来一点点经过加工改进,变成现在很高端的蒸馏水平 。
蒸馏酒的特点:
蒸馏酒是把经过发酵的酿酒原料,经过一次或多次的蒸馏过程提取的高酒度酒液 。蒸馏酒的制作原理是根据酒精的物理性质 , 采取使之汽化的方式,提取的高纯度酒液 。因为酒精的汽化点78.3°C , 达到并保持这个温度就可以获得汽化酒精,如果再将汽化酒精输入管道冷却后,便是液体酒精 。但是在加热过程中 , 原材料的水分和其他物质也会掺杂在酒精中 , 因而形成质量不同的酒液 。

蒸馏酒技术哪年传入中国,蒸馏酒技术哪年传入中国?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蒸馏酒在中国什么时候出现?什么时候普及的?东汉 。元代普及 。
在上海博物馆发现了东汉时期的青铜蒸馏器 。该蒸馏器的年代,经过青铜专家鉴定是东汉早期或中期的制品,用此蒸馏器作蒸馏实验,蒸出了酒度为 26.6-20.4的蒸馏酒 。而且在安徽滁洲黄泥乡也出土了一件似乎一模一样的青铜蒸馏器 。
专门研究这一课题的吴德铎先生和马承源先生认为我国早在公元初或一,二世纪时期,人民在日常生活中便已使用青铜蒸馏器了 。但他们并未认定此蒸馏器是用来蒸馏酒(吴德铎:"阿剌吉与蒸馏酒" , <<辉煌的世界酒文化>> ,成都出版社,1993年) 。
吴德铎先生在1986 年于澳大利亚召开的第四届中国科技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这一研究结果后,这一轰动世界科技史学界的论文引起了致力于<<中国科学技术史>>这一巨著编撰者,英国剑桥大学东方科学技术史图书馆馆长李约瑟博士的高度重视 。
并表示要对其原著作中关于蒸馏器的这部分内容重新修正 。这篇论文也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 。有人认为"东汉已有蒸馏酒"(王有鹏:"我国蒸馏酒起源于东汉说"<<水的外形 , 火的性格—深圳首届中国酒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 , 1988年) 。
东汉青铜蒸馏器的构造与金代蒸馏器的也有相似之处 。该蒸馏器分甑体和釜体两部分 。通高53.9cm 。甑体内有储存料液或固体酒醅的部分 , 并有凝露室 。凝露室有管子接口 , 可使冷凝液流出蒸馏器外,在釜体上部有一入口 , 大约是随时加料用的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