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特色美食有哪些,彝族春节美食

1、彝族春节美食1、坨坨肉——没有酒说话没精神,没有坨坨肉不象招待客人 。
到过小凉山彝族地区的人,在回忆凉山之行时往往都会喋喋不休地谈论藓族的待客佳肴坨坨肉 。凉山彝族是一个勤劳朴实而又颇为好客的民族,坨坨肉便是彝族招待客人不可缺少的头等佳肴 。彝族人民常说,没有酒说话没精神,没有坨坨肉不象招待客人 。
可见坨坨肉在彝族人民的饮食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彝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逢年过节,婚丧喜庆皆离不开坨蛇肉 。

2、烩羊杂碎
历来羊下水是不被人们重视的东西,但经过彝家人的精心烹制,却成了深受人们欢迎的食品 。这里的做法独特之处在于羊肺的加工,把羊肺装满水,然后倒去,这样反复几次,直到肺色洁白为止,再灌入洗去面筋后的面糊,使羊肺涨满 , 挂起挤去水分 。
下入开水锅煮半小时取出,羊头、心、肚、肠等部位都烫洗干净煮熟,一律切成丝,用煮下水时所得之油炸辣椒成为红油,以原汤下入切好的杂碎丝,加葱姜、蒜末、红油、味精、香菜,盛入碗中,红、绿、白三色相间,醇香之味四溢 。
3、小笼蒸牛肉
小笼蒸牛肉色泽红亮,细致鲜嫩,味美可口 。此菜选料非常严格,牛肉要用牛后腿的元宝肉和黄瓜条肉 , 调料要用豆瓣酱、并加上米粉经过小笼蒸制,所以更显得香味浓厚,细嫩酥烂 。
4、武定鸡
武定鸡是云南传统名菜之一 。据有关文献记载,早在明朝,滇中一带人民就开始制作武定鸡,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了 。武定鸡造型美观、色泽鲜艳、营养丰实,香、甜、酸、辣、嫩、脆六味兼备 。
5、土家人的珍食
居住在滇西的土家人(葬族支系),对最高贵的客人和最知心的朋友 , 才招待吃鼠肉 。土家人吃鼠肉的方法 , 一种是鲜煮,放上佐料即可 。另一种是作成鼠干巴 。就是把鼠肉一一挂在灶头上方,任凭烟熏火烤,待干透后连肉带骨捣碎 。放在锅里炒至焦黄,加上油盐 。这种自肉吃起来香味扑鼻 。

彝族特色美食有哪些,彝族春节美食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彝族的主要食物有哪些?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 。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四省,主要聚居地是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 。这些聚居地大部分是山区 , 有一部分是高寒山区 。所以气候多变,有“十里不同天”的谚语 。
彝族地区有极丰富的自然资源 。农作物品种多样,产品极为丰富 。彝族地区森林分布广泛,树种、野生动物、药材繁多 。
彝族生活中的主要食物,大部分是玉米,次为荞麦、大米等 。大小凉山彝族男子多蓄发椎髻于头顶,称为“卓尔”,视为神圣 , 任何人不得随便触摸 。男子以无须为美,左耳戴黄、红大耳珠,妇女包绣花头帕 。在彝族人民观念中,牛羊是最有价值的东西,但耻于经商 。
彝族宗教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崇奉多神,主要是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 。自然崇拜中,最主要是对精灵和鬼神的信仰 。祖先崇拜是为父母辈安灵送灵而祈求死者灵魂庇护后世 。
彝族由于方言和地区不同,还有许多不同的称呼,现“彝”是统称 。彝语属汉藏语系,有六种方言 。在公元前二世纪,彝族的先民在滇池和四川西昌东南,这时是使用石器的原始社会 。自八世纪左右出现奴隶主集团后,直至解放前,很多地区还保持着奴隶制度 。解放后,彝族地区实现了社会改革 。
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实践中,最早创制出手榴弹的前身胡芦飞雷,比西方手榴弹的出现早半个世纪 。
以医治创伤,具有止血消炎特效而驰名中外的云南典焕章白药 , 就是根据彝族民间祖传秘方配制而成 。
彝族特色美食有哪些,彝族春节美食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3、关于彝族的饮食特色?贵州彝族大都居住在山区 , 故主食以包谷、洋芋为主,同时辅之以荞麦、大米及各种豆类、薯类等 。
在彝族的饮食中,荞和燕麦是最早的主食之一 。
荞食荞分甜荞和苦荞两种,其种植年代很早 。荞的食用方法是将荞子磨成面 , 做成荞饭或蒸成荞粑食用,也可做成凉粉等 。荞子含有多种氨基酸,营养丰富,明代时 , 贵州彝族曾用其为原料做成荞酥,作为上贡朝廷的贡品 。
燕麦是彝族早期种植的作物 。燕麦面和荞粑是彝族自古相传祀奉祖灵的祭品 。燕麦的食用大都是将其炒熟后磨制成面,制成炒面 。燕麦面营养丰富 , 味道香美,是彝族群众走亲访友时相互馈赠的佳品 。
包谷饭包谷传入彝区的时间大约在清代,因其是旱地高产作物,在彝区得到大量种植 。其食用的方法 , 一种是将包谷磨成砂粒,掺大米煮成二合饭;一种是将包谷粒磨成糊状做成包谷粑食用;也有的彝族地区,用包谷煮酒、熬糖或制作粉线 。
洋芋大部分彝族地区都用洋芋作为副食,威宁、赫章和六盘水部分彝区因地处高寒山区,洋芋既作主食也作副食 。作主食时,以烧煮为常见 , 也有的同包谷饭同蒸后食用 。做副食时 , 主要做菜用,或切片晒干制成洋芋片,威宁、赫章彝族地区的洋芋片是当地的特产 。
副食品主要有各种蔬菜和豆类 。黔西北一带的彝族,喜吃酸菜红豆汤 。酸菜红豆汤开胃助消化 , 吃时加上木姜花作调料,风味独特 。肉类以猪、牛、羊为主,特别喜欢吃砣砣肉和大块肉 。大块肉,俗称“盖碗菜” , 吃时将肉切成巴掌大小、三分厚的肉片,炒成回锅肉 。常用此待客,体现彝族人豪爽的性格 。
榨兜威宁、赫章一带的彝族,还喜欢吃榨兜 。“榨兜”是彝语,意即冻肉,其做法是将猪脚、猪耳、猪尾煮熟后去掉浮油,冷冻而成 。吃时分别切成条、块,加入适量的盐、辣椒、花椒、葱蒜等调料拌匀,其味清爽鲜美 。
腊肉、血豆腐和火腿过年时,彝族群众都普遍熏制腊肉、血豆腐 。赫章、威宁一带彝族有加工火腿的习惯 。加工火腿常选用彝区优良猪种可乐猪 , 可乐猪体小肉厚,属瘦肉型高原猪 。春秋季将预备作过年用的猪放于野外,夜间喂食 , 使之后腿肌肉发达,秋后才逐渐育肥 。过年前夕杀猪,取其两只琵琶形后腿,趁热加盐和各种作料挤压 , 榨干水分后悬挂起来,最后用黄松叶烧熏,使之变色脱水 , 风干后即成火腿 。威宁火腿味道鲜美,为其地方特产 。
彝族的主食为土豆、玉米、荞麦、大米等 。副食型食物有肉食类、豆类、蔬菜类、调料类、饮料类 。肉食类以牛、羊、猪、鸡为主,待客需杀牲 , 以杀牛为贵,羊、猪次之 。豆类多为黄豆、胡豆、碗豆等,黄豆的一种食法彝族称为“都拉巴”,即将黄豆磨成浆,连糟加酸菜煮吃 。
调料类主要采集三种野生植物,一为“哈拉古”树叶,一为乔木“穆库”的根和花 , 一为草本植物“切批切克”的根 。这三种植物均有奇特的香味 。
饮料类主要为酒,彝族待客以酒为主,彝族谚语说“汉人贵在茶 , 彝人贵在酒”、“有酒便是宴,无酒杀猪宰羊不成席”,说明对酒的重视 。彝族的酒主要有坛坛酒(又称咂酒)、桶酒、水酒等 。
凉山彝族喜吸兰花烟,其它地区彝族喜吸叶子烟 。
许多彝族地区有饮茶的习惯 , 茶从汉区输入,但也有自种的,如贵州水城玉舍一带彝族就擅长种茶,饮前将茶放在一个小罐中烤香,而后再放水煮开食用 , 称为“烤茶”
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和贵州三省,是西南小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 。彝族以玉米为主要食物,荞麦、大米、土豆、小麦和燕麦次之 。肉食主要有牛肉、猪肉、羊肉、鸡肉 。禁食狗肉,不食马肉及蛙蛇之类的肉 。彝族喜食酸、辣,嗜酒 , 有以酒待客的礼节 。酒为解决各类纠纷,结交朋友、婚丧嫁娶等各种场合中必不可少之物 。
彝族人热情豪爽,喜欢大块吃肉大口喝酒 , 彝族菜的特色即是以肉食为主 , 特点是鲜、嫩、脆、香,有油香味,但不油嘴、不腻心,味美无穷 。
彝族特色美食有哪些,彝族春节美食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彝族的春节美食是什么彝族的春节美食有:
坨坨肉、烤小猪、彝族辣仔鸡、彝族风味血大肠、彝族香肠、连渣菜、彝族酸菜汤、苦荞粑粑、腊肉、手抓羊排、射地(冻肉)、香肚、坛子猪肉、火腿等 。
彝族特色美食有哪些,彝族春节美食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5、彝族特色美食有哪些大家有去过彝族吗?知道彝族特色美食有哪些吗?下面是我分享的彝族特色美食,欢迎大家参考!
1、坨坨肉,彝族人逢年过节、招待宾客必备肉 。以猪、牛、羊、鸡肉为原料,加以彝族特有的香料及佐料,肉块呈大正方形 , 入口化渣,肥而不腻,口感细嫩 。
2、圆根酸菜是彝族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 用生长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圆根叶子腌制成酸菜后捞出晒干而成 。吃法繁多,还能止咳防病 。
3、腊肉,将猪肉加以香料及作料的涂抹挂起烟熏后自然风干 。肉食清香,肥而不腻 。香肚更是彝族的传统美食之一,制作精良 , 是待客的重要菜 。
4、香肠,彝族的`香肠做法别具一格,将瘦肉和五花肉以及土豆丝、蘑菇等食材剁碎加入鲜血和香料搅拌后灌入肠内,极具风味,为当地待客上选 。
5、杆杆酒 , 又称“泡水酒”、“咂酒”,,彝族人民喜庆节日时及招待客人所用的的水酒 。风味独特 。
6、手抓羊排,优质山羊肉搭特有香辛料,肉质细嫩软滑,滋味鲜美 。
7、辣仔鸡 , 新鲜仔鸡搭配特产的红海椒,原汁原味,辣而爽口 , 肉质细嫩鲜美,回味无穷 。
【彝族特色美食有哪些,彝族春节美食】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